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知识体系
DNA甲基化是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 参与调控植物的基因组稳定性、发育以及胁迫响应等过程。DNA甲基化转移酶是DNA甲基化的关键酶。为了解铁十字秋海棠(Begonia masoniana) 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功能,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铁十字秋海棠基因组中鉴定出5个编码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基因。根据序列特征将其分为CMT、MET和DRM三大类。不同类别成员的基因序列长度和内含子数量存在明显差异, 但同类别成员的基因结构和保守结构域具有高度保守性。这些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 且其基因启动子含有大量的光响应、MYB结合以及植物激素响应等元件。激素响应模式分析表明, CMT3类在GA、SA和NA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降低, CMT2类在MeJA和NA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降低, 而MET类和DRM类分别在GA和ABA处理下基因表达显著提高。此外, 组织特异性分析发现, 叶片中BmaCMT2-5和BmaDRM2-2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组织器官, 且这2个酶的基因与BmaMET1-15在叶片红色部分的表达高于绿叶部分, 推测这3个DNA甲基化转移酶可能在叶斑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 正磷酸盐(P)在土壤中含量丰富, 但由于土壤的固定作用, 其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有效磷含量并不高, 提高植物对土壤磷的吸收利用能力, 或优化磷肥施用,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土壤中亚磷酸盐(PH)的含量仅次于正磷酸盐, 其具有更高的溶解度, 可在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进行双向运输, 不易被土壤固定, 但亚磷酸盐作为磷肥替代正磷酸盐和选育耐亚磷酸盐作物品种的研究鲜有报道。基于此, 该研究选取5份引进的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品种和1个商业品种青薯9号(QS9)为实验材料, 经驯化炼苗后直接栽入试验田, 设置正常磷肥处理和亚磷酸盐替代处理, 测定不同品种的表型、光合作用效率和干物质等指标, 以各单项耐亚磷酸盐系数(PTC)为衡量依据, 利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PH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6个马铃薯品种可分为高度耐亚磷酸盐型(C115和D13)、弱耐亚磷酸盐型(C20、C31和QS9)和亚磷酸盐敏感型(C80) 3类。该研究评价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对亚磷酸盐的耐受性, 旨在为马铃薯耐亚磷酸盐品种选育和亚磷酸盐新型肥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各种非生物胁迫。其中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作物生长, 降低其产量。植物中以TB2/DP1结构域为特征的HVA22蛋白参与调控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然而, HVA22在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干旱胁迫响应中的功能尚不清楚。该研究探索了番茄SlHVA22l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 番茄SlHVA22l与其它双子叶植物中的HVA22l同源蛋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 SlHVA22l基因表达受干旱胁迫和植物激素(ABA和MeJA)诱导。此外, 通过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异源表达和病毒诱导基因沉默技术沉默番茄SlHVA22l基因, 验证了SlHVA22l基因的抗旱功能。干旱处理后沉默植株表现出较高的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 以及较低的O2-.清除率, 且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较对照显著降低。综上表明, SlHVA22l基因在番茄抵御干旱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以γ射线诱变籼稻双科早(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 cv. ‘Shuangkezao’)获得的早熟鲜绿突变体pe-1为实验材料, 在三叶期和分蘖期进行弱光胁迫, 探讨pe-1与野生型在形态特征、非生物胁迫相关酶活性及其调控基因表达量、叶绿素含量、叶绿体合成与降解及光形态建成相关基因表达对弱光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 与野生型相比, 弱光胁迫后, pe-1叶片黄化程度显著降低, 株高和叶面积显著增加; 三叶期和分蘖期的叶片中不同叶绿素含量变化不同。此外, pe-1叶绿素含量增加, 且其抗氧化应激反应相关酶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 表明在弱光胁迫下pe-1活性氧清除能力增强, 适应能力更强。pe-1的光形态建成相关基因表达量高于野生型, 表明弱光处理下pe-1的光接收能力更强。综上, pe-1突变体具有抵御弱光胁迫的潜力, 该结果有助于耐弱光水稻品种的选育。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光合关键酶, 有助于植物在非生物胁迫下抵御逆境。异子蓬(Suaeda aralocaspica)是一种无须Kranz结构即可在单细胞中高效执行C4光合作用的荒漠盐生植物, 在C3作物遗传改良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以转异子蓬SaPEPC2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为材料, 探讨了其抗旱功能和光合性能。结果表明, 过表达SaPEPC2提高了烟草叶片持水能力, 可保持叶绿素稳定; 积累更多的渗透调节物质, 增强了抗氧化酶活性, 进而降低了植株体内的活性氧水平, 减轻膜损伤程度; 同时还增强了烟草抗旱相关基因和内源光合基因的表达, 提高了PEPC活性和净光合速率, 可能是促进了烟草体内的“类C4微循环”途径所致。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利用异子蓬单细胞C4途径PEPC基因培育高光效抗逆农作物品种奠定了基础。
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是我国特有且极具开发潜力的油料树种, 果实含油率高且油品好。在苗期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山桐子进行性别鉴定, 可有效降低种苗培养成本。在前期组装的染色体级别高质量山桐子基因组基础上, 进一步对山桐子雌雄群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 根据雌雄株系的特异性片段, 确定山桐子属于ZW/ZZ性别决定类型; 并根据3.365×107个SNPs, 结合性别表型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找到控制性别的19号染色体, 并将性别决定区段定位到35 Mb附近; 针对显著性位点, 开发了性别共显性CAPS分子标记。该方法可在幼苗期快速、高效鉴定山桐子的性别, 极大地降低了山桐子育苗环节的生产成本, 也可在山桐子种质鉴定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为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花朵大小是植物进化及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因子, 也是决定植物观赏价值的重要性状, 研究其遗传规律与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以不同花朵大小的矮牵牛(Petunia hybrida)自交系和原生种为材料, 配制大花×中花和大花×小花杂交组合, 构建遗传群体, 研究其花朵大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大花自交系W与腋花矮牵牛S26 (中花)杂交F1群体均为大花, F2群体中大花与中花的分离比接近3:1, BC1回交群体中大花与中花的分离比接近1:1; 大花自交系W与中花自交系S杂交F1群体均为大花, F2群体花朵大小出现分离, 大花与中花的比例接近2:1; 大花自交系W与膨大矮牵牛S6 (小花)杂交F1群体均为中花, F2群体则出现花径从大到小的连续分布。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模型分析, 按照AIC值最小的标准选出W × S26组合的最优模型为1MG-AD, W × S的最优模型为2MG-EAD, 由此判定W大花对S26中花由1对主显性基因控制, 具加性-显性效应, W大花对S中花则由2对主基因控制, 具等加性-显性效应。此外, 根据前期大、小花转录组分析结果, 选取9个可能调控花朵大小的基因, 通过qPCR检测了它们在不同花朵大小的矮牵牛株系花瓣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发现细胞分裂素受体基因PhHK以及响应细胞分裂素信号的type-A RRs基因在大花中的表达水平普遍高于中花和小花, 表明细胞分裂素信号途径可能是参与调控矮牵牛大花性状的关键因素。
木葡聚糖内转糖苷酶/水解酶(XTH)属于糖苷水解酶16家族(GH16), 是一类介导木葡聚糖(XyG)-纤维素骨架构建和重组的酶。为探明XTH家族基因在金鱼草(Antirrhinum majus)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合转录组测序(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探究了XTH家族基因分别在金鱼草瓣化和非瓣化雄蕊以及抗感核盘菌材料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鉴定出的33个AmXTH蛋白主要保守基序为ExDxE, 分为3个亚组。AmXTH基因启动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多为生长发育、抗病及抗逆类。经RNA-seq和qRT-PCR验证, 最终挖掘出4个正向介导抗病的关键候选基因(AmXTH3、14、18和33), 1个负向介导抗病的关键候选基因(AmXTH23), 12个正向介导雄蕊瓣化的关键候选基因(AmXTH1、7、9、11、21、22、23、24、26、28、29和33)以及2个负向介导雄蕊瓣化的关键候选基因(AmXTH15和31); 其中AmXTH23 和AmXTH33可能同时在金鱼草抗核盘菌和雄蕊瓣化中发挥作用。该研究初步挖掘出参与金鱼草抗核盘菌及雄蕊瓣化的AmXTH候选基因, 为进一步揭示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肉桂醇脱氢酶(CAD)作为植物次生代谢尤其是木质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关键酶, 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抵御生物/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蒙古冰草(即沙芦草(Agropyron mongolicum))耐旱耐寒, 在我国北方荒漠草原区域广泛分布。为探讨CAD基因在蒙古冰草木质素合成和非生物胁迫抗性中的作用, 从蒙古冰草全长转录组数据中筛选并克隆到1个CAD基因, 序列长度1 083 bp, 命名为AmCAD。该基因编码361个氨基酸残基, 同源序列比对发现蛋白质序列保守区域含有2个Zn2+结合基序和NADP(H)辅因子结合基序, 属于典型的CAD蛋白, 且三维结构与AtCAD5相似。AmCAD在茎秆中高表达, 对AmCAD重组蛋白的酶学性质分析表明, 该蛋白对不同肉桂醛类底物均具有很强的催化能力, 其中对松柏醛和芥子醛的底物亲和力更强。用不同浓度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 蒙古冰草AmCAD基因表达受到显著诱导。研究结果表明, AmCAD在蒙古冰草木质素合成和干旱胁迫抗性中发挥重要作用, 可为提高蒙古冰草品质和抗逆性分子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基因资源。
水稻(Oryza sativa)穗部性状与产量直接相关, 其相关基因的挖掘与功能解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以籼稻华占(HZ)和粳稻热研2号(Nekken2)及构建的120个重组自交系(RILs)为实验材料, 测定了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柱头外露率及一次枝梗数等穗部性状。结合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进行QTL定位, 结果共检测到31个QTLs, 分别位于第1、2、3、4、5、6、10和11号染色体上, 其中2个位点的LOD值分别高达5.45与5.28。通过分析筛选QTL区间内可能影响穗部性状的相关基因, 并利用qRT-PCR进行基因表达检测, 发现LOC_Os05g05490、LOC_Os05g06150、LOC_Os03g11700、LOC_Os03g12430、LOC_Os05g28720、LOC_Os05g30890、LOC_Os05g31740和LOC_Os02g17880在双亲间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其中, 前5个基因编码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 而后3个基因编码糖基转移酶。研究挖掘到31个与穗部性状相关的QTLs, 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相关基因, 从而选育高产水稻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SBP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及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从糜子(Panicum miliaceum)全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到25个SBP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PmSBP家族成员分为6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共线性分析表明, PmSBP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SBP和水稻(Oryza sativa) OsSBP分别形成7对和31对直系同源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 PmSBP启动子区富含逆境胁迫、光反应及激素信号响应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 PmSBP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及发育阶段特异性, 表明SBP基因在糜子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SBP基因在糜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也为其它作物SBP基因研究提供了借鉴参考。
由稻黄单胞菌稻生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引起的细菌性条斑病(BLS)是水稻(Oryza sativa)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其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包括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稻区危害严重。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BLS最理想的措施, 但目前生产上严重缺乏可用于育种的优异抗病基因资源。通过人工接种鉴定筛选水稻种质资源, 挖掘到2份高抗BLS材料(M1和D1)。多菌株系接种结果表明, M1具有非小种特异性广谱抗病(RNS BSR)特征。经遗传群体分析表明, 栽培稻M1携带单个显性抗BLS新基因Xo-3。通过混池测序和关联分析, 将Xo-3基因初步定位在2号染色体上的一段候选区域内。抗BLS种质资源的挖掘及其抗性遗传基础的解析, 将有助于理解水稻-Xoc互作机理, 从而培育抗BLS水稻新品种和制定科学的防治BLS策略。
叶片直立是决定作物株型、光合效率和产量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细胞分裂素(CTK)是调控农作物株型、抗逆和产量的重要激素, 但其在水稻(Oryza sativa)叶片直立生长中的作用仍不清晰。该文报道了水稻细胞分裂素氧化酶/脱氢酶9 (OsCKX9)影响叶枕发育并正调控叶夹角。组织学切片显示, osckx9突变体叶夹角的变化是由于叶枕近轴端和远轴端细胞的不对称分裂所致。qRT-PCR检测表明, OsCKX9在叶枕中的表达量较高。激素处理表明, OsCKX9能被tZ、iP、cZ、6-BA和eBL等诱导表达。激素测定显示, osckx9突变体的叶枕处积累了大量的CTK, 且其对eBL的敏感度显著低于野生型。综上, OsCKX9正调控水稻叶夹角, 该研究为解析水稻叶夹角的遗传基础和培育理想株型提供了基因资源。
为深入探究miRNA参与调控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 依据实验室前期建立的miRNA数据库, 筛选出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dfr-miR160a前体(dfr-pri-mir160a), 预测其靶基因为DfARF10, 并通过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瞬时共转化GUS以及双荧光素酶(LUC)系统验证dfr-miR160a和DfARF10的靶向关系。结果显示, 共注射dfr-pri-mir160a和DfARF10的本氏烟草叶片中GUS活性和LUC活性明显降低; qRT-PCR分析显示, dfr-miR160a及其靶基因DfARF10在香鳞毛蕨的根、配子体、叶柄、叶片和孢子囊中均有表达, 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 在根中表达量最低; 通过qRT-PCR分析干旱、盐(NaCl)、高温和低温胁迫对dfr-miR160a及其靶基因DfARF10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干旱和高温处理下, dfr-miR160a的表达均上调, 但在NaCl处理下, dfr-miR160a的表达下调; 低温处理下, dfr-miR160a的表达在0-1小时下调, 在3-48小时上调。在NaCl、高温以及低温处理下DfARF10表达均上调; 但在干旱处理下, DfARF10表达下调, 与dfr-miR160a呈现相反的表达趋势。综上, dfr-miR160a靶向DfARF10基因且二者均能响应非生物胁迫。研究结果为从分子层面揭示香鳞毛蕨非生物胁迫抗性机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光敏色素(PHY)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红光(R)和远红光(FR)受体, 在调节植物花期、提高作物产量以及调控植物抗逆性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鉴定棉花PHY基因, 探究其驯化和改良的遗传调控网络, 发掘棉花光敏色素关键基因, 为早熟棉花品种的从头驯化和育种提供新见解。以5个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光敏色素基因作为种子序列,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 对不同棉种中的PHY基因进行全基因组系统鉴定。系统发育分析表明, 锦葵科植物中的PHY基因包括PHYA、PHYB、PHYC与PHYE四个亚家族。PHY基因在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不同群体间的驯化选择分析结果表明, PHY基因的驯化过程可分为早期驯化和后期遗传改良2个阶段。对陆地棉野生种和栽培品种在长、短日照下的转录组分析显示, GhPHYA1Dt和GhPHYB1Dt在长、短日照下的表达差异显著; 在长日照处理14小时后, 栽培品种GhPHYC1At和GHPHYE1At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棉花PHY基因的驯化选择和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为棉花早熟新品种选育和从头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探究钾营养介导下的油菜(Brassica napus)叶片生长对叶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利用田间试验, 设置0、30和180 kg K2O∙hm-2 3个钾肥用量, 分别定义为K0 (钾缺乏)、K30 (钾不足)和K180 (钾充足) 3个钾营养水平。在苗期, 分别选取典型叶片测定其表型参数, 并利用16S-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测定油菜叶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表明, 不同钾肥用量显著影响油菜叶片的钾含量, 与K0相比, K30和K180处理钾含量分别提高66.7%和158.3%。不同钾营养状况下, 油菜叶片结构和组分存在明显差异, 叶片钾含量与叶面积及叶片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淀粉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而与叶片气孔密度呈显著负相关。钾肥施用显著影响油菜叶际微生物的多样性, 与K0处理相比, 施钾处理叶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显著升高, 而K30和K180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群落的β多样性中, K30处理表现出更大的离散性。缺钾增加了油菜叶际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 使得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细菌显著富集。施用钾肥后细菌共现网络变简单, 但促进了高丰度物种与其它物种的相互作用。通过联合分析油菜叶表型性状与叶际细菌群落, 发现叶片糖组分(可溶性糖、蔗糖、果糖和淀粉)、干物质重以及叶面积是影响叶际细菌群落以及优势物种的关键因素。综上表明, 施钾影响油菜叶片的物质组成, 调控油菜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 充足的钾营造的叶片微生物组“稳态”可能是钾营养增强作物生物胁迫抗性的潜在途径。
生漆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涂料, 具有耐热、耐腐蚀和抗酸等优良特性, 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揭示漆树(Toxicodendron vernicifluum)生长过程中生漆代谢物的变化规律是充分挖掘其应用潜力的关键。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 通过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等方法, 对不同发育阶段(基于割漆时间)漆树的韧皮部汁液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时期漆树生漆中代谢物的差异和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在不同时期生漆中共鉴定出529种代谢物, 包括黄酮类、酚酸类、生物碱、鞣质、糖和醇类及脂质等13类。多元统计分析表明, 第II、III、IV和V期生漆的代谢特征相似, 且与第I期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发育时期生漆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 鉴定出92种共同差异代谢物,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积累于第I期生漆中, 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糖和醇类在后期生漆中含量较高。研究结果为全面了解不同时期漆树生漆的代谢特征提供了依据, 对漆树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缺钾严重降低了我国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的产量。而不同品种马铃薯对低钾的响应差异较大。因此, 采用耐低钾马铃薯品种可通过提高钾素利用效率减少钾肥施用量, 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该研究对30个马铃薯品种在正常钾处理(202.5 kg∙hm-2 K2O)和低钾处理(0 kg∙hm-2 K2O)下的17个指标进行测定, 并对9个代表性指标, 包括叶面积指数、根冠比、茎叶干质量、根干质量、单株产量、单株大薯产量、单株小薯产量、块茎干质量和块茎钾积累量进行后续分析。结果表明, 在低钾条件下, 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成分分析表明, 这9个指标可转换为4个独立的综合指标, 累计贡献率达87.1%。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和聚类分析, 将30个品种分为6类, 其中第1类为高度耐低钾品种, 包括Lucinda、Favorita、Kexin1、Xisen6、Xingjia2、Helan15和Chuanyin2, 第2类为中度耐低钾品种, 包括Longshu20、Dingshu3、Jizhang12(W)、Jiuen1、Longshu19和Jizhang12(Y)。此外还建立了耐低钾性评价回归模型Y= -0.595+0.247X5+0.155X4+0.138X3+0.167X8+0.088X1+0.081X6+0.097X9+0.053X2 (R2=0.999, P=0.000), 利用回归方程对30个品种的估计精度均在90%以上。在低钾条件下, 可利用单株产量、根干质量、茎叶干质量、块茎干质量、叶面积指数、单株大薯产量、块茎钾积累量和根冠比快速鉴定耐低钾马铃薯品种。
植物表皮在调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热量散失和水分利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等双子叶植物中, 气孔发育机理研究取得显著进展, 报道了3个非常重要的bHLH正调控转录因子(SPCH、MUTE和FAMA), 它们在气孔系细胞分裂与分化的不同阶段特异表达, 分别与转录因子SCRM/ICE1和SCRM2/ICE2形成异二聚体, 共同调控气孔细胞系在3个分裂阶段的细胞形态转换和变化, 最终发育形成气孔复合体。然而, 在单子叶植物尤其是禾本科植物玉米(Zea mays)中, 调控表皮形态建成的基因研究较少。该文利用反向遗传学手段分离到2个单基因隐性遗传突变体Zmice1-1 (inducer of cbf expression1-1)和Zmice2-1, 与对照B73相比, Zmice2-1植株矮小, 叶片黄化, 育性降低, 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极显著降低, 打破了1个气孔间隔1个表皮长细胞的排列模式; Zmice1-1从五叶一心期开始叶片逐渐发黄, 后期全部黄化, 生长停滞, 纯合不育, 其叶片气孔密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不同位点的等位突变体, 表型鉴定发现Zmice2-2具有气孔异常表型, 并且与Zmice2-1的气孔表型类似, 表明ZmICE2参与调控气孔发育。B73和Zmice2-1的转录组分析表明, ZmICE2主要通过影响细胞分裂和分化来调控气孔发育, 参与玉米表皮形态建成。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玉米表皮形态建成机制, 并为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有益的基因资源。
水稻(Oryza sativa)倒伏是制约其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茎秆的机械强度影响水稻抗倒伏能力, 且与茎秆细胞壁相关组分含量密切相关。通过调控水稻茎秆细胞壁相关组分含量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是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的有效途径。该研究用籼稻品种华占(O. sativa subsp. indica cv. ‘HZ’)和粳稻品种热研2号(O. sativa subsp. japonica cv. ‘Nekken2’)杂交获得F1代, 经连续多代自交得到120个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 并以此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基于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 对水稻茎秆细胞壁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相关QTLs进行定位, 结果共检测到4个与纤维素含量相关的QTLs、12个与半纤维素含量相关的QTLs和8个与木质素含量相关的QTLs。对检测到的QTLs区间进行候选基因分析, 共筛选到13个候选基因。利用qRT-PCR检测候选基因的表达水平, 结果表明除LOC_Os02g58590和LOC_Os12g41720外, 其余候选基因的表达量在双亲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挖掘调控水稻茎秆机械强度的基因, 进而筛选和培育抗倒伏能力强的水稻品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万寿菊(Tagetes erecta)是菊科万寿菊属重要的观赏花卉, 其舌状花花冠边缘的类型有平滑(smooth)、波浪(undulate)及不同程度的缺刻(incision)等。以第1轮小花花冠筒边缘五裂且雄蕊发育正常的万寿菊突变体JH和舌状花花冠边缘平滑且雄蕊败育的万寿菊自交系S5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 JH突变性状由显性单基因控制, 将其命名为Telf。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发现JH第1轮小花为舌状花管瓣化, 其花冠筒顶部具有5个裂片, 中下部融合呈管状, 且花药和花粉粒发育恢复正常。利用BSR-seq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 将控制舌状花花冠裂片形成的基因Telf定位于37003-SCAR标记和34032-CAPS标记之间, 2个标记距Telf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684 cM和3.517 cM。该研究为后续精细定位目的基因Telf奠定了基础, 也为万寿菊分子标记开发提供了新方法。
PLATZ转录因子家族是一类植物特异性锌依赖DNA结合蛋白, 在植物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 对于谷子(Setaria italica) PLATZ家族基因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在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17个PLATZ基因并对其进行系统命名。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将SiPLATZ基因划分为5个亚家族, 同一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 SiPLATZ基因可能在籽粒胚乳发育和多种抗逆反应中发挥作用。Ka/Ks分析表明, 重复基因受到纯化选择。SiPLATZ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主要包括在根、叶和茎中高表达, 以及在穗和籽粒中高表达两类, 这体现出SiPLATZ基因生理功能的复杂性, 其可能参与调节籽粒生长和多种抗逆反应。此外, 结合WGCNA分析构建的共表达网络, 发现SiPLATZ6、SiPLATZ8、SiPLATZ9和SiPLATZ11可能是谷子产量遗传改良和功能基因研究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PLATZ转录因子在谷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龙脑是艾(Artemisia argyi)叶中最重要的药效成分之一, 具有抗菌、消炎及镇痛等药理活性。其生物合成和代谢受多种酶的影响, 其中龙脑脱氢酶是将龙脑氧化为樟脑的关键酶之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35份艾种质叶片中龙脑和樟脑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艾叶片中龙脑和樟脑含量差异较大, 在部分种质中樟脑含量甚至超过了龙脑, 说明大量的龙脑被氧化为樟脑后严重降低了艾叶中龙脑的含量。基于全长转录组和同源性比较分析, 在艾叶中克隆到1个艾龙脑脱氢酶编码基因AArBDH1。AArBDH1基因含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 编码包含289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qRT-PCR分析表明, 在艾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片中AArBDH1呈差异表达, 在茎和30天叶龄的叶片中高表达。以龙脑为底物、NAD+为辅酶的酶促反应表明, AArBDH1能催化龙脑脱氢生成樟脑。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艾叶片中龙脑积累的调控和改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基因资源。
铝(Al)是酸性土壤常见的金属污染物之一。为探明外源有机酸对铝胁迫下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生理特征及根系DNA损伤的影响, 以耐铝品种徐州菊芋和铝敏感品种资阳菊芋为材料, 设置0、350和700 µmol∙L-1铝处理, 同时分别施加0、30、60和90 µmol∙L-1复合有机酸, 探究外源有机酸对铝胁迫下各时期(7、14和21天)菊芋生理响应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 铝胁迫抑制菊芋根伸长与根系活力, 严重损害菊芋的光合机构与抗氧化系统, 随着铝浓度的增加, DNA拖尾程度升高, DNA受损加剧。而施加复合有机酸能有效缓解铝胁迫造成的损伤。施加60 µmol∙L-1有机酸可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并促进根尖有机酸分泌, 其中柠檬酸分泌量分别比对照高2倍(徐州菊芋)及0.75倍(资阳菊芋), 根尖铝含量降低, 根系活力增强, 徐州菊芋和资阳菊芋DNA尾距较单独铝处理组下降51.53%和35.10%, 显著缓解DNA拖尾现象, 较大程度修复了DNA断裂。综上, 铝胁迫对菊芋造成的损害严重且较难缓解, 60 µmol∙L-1有机酸能增强低铝胁迫下菊芋生理响应, 降低DNA受损程度, 提高菊芋的抗逆性, 且在铝敏感品种资阳菊芋中缓解效果更好。该研究揭示了外源复合有机酸对铝胁迫下菊芋生理响应系统的调控作用, 可为菊芋等经济作物在南方酸铝地区的种植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和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且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关系。为探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生长素早期响应基因GH3.17是否参与生长素和油菜素甾醇之间的调控, 利用转基因技术和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分别获得拟南芥GH3.17过表达和缺失突变植株, 并对其表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与野生型相比, GH3.17缺失突变体的根长增加, 而GH3.17过表达植株呈现根长变短、叶片卷曲、叶柄缩短和株高变矮等典型的生长素缺陷表型。采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或者油菜素甾醇处理植株, 结果显示过表达植株的根明显变长, 表明其对生长素以及油菜素甾醇的响应更为敏感。通过qRT-PCR分析过表达植株中生长素信号通路和油菜素甾醇合成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发现生长素信号通路基因Aux/IAA家族成员IAA12和IAA16的表达受到抑制, 而油菜素甾醇合成酶基因DWF4和CPD的表达量增高。综上, 推测活性生长素含量减少导致的生长素信号被抑制可以通过增加油菜素甾醇合成来进行一定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