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
试剂耗材
技术服务
电子目录推送
  •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高等植物启动子元件鉴定与合成研究进展
宋想, 王璐瑶, 富博晓, 李双达, 魏媛媛, 洪艳, 戴思兰
植物学报    2024, 59 (5): 0-0.   DOI: 10.11983/CBB23171
发布日期: 2024-03-25
摘要214)      PDF (1265KB)(712)    收藏

启动子是高等植物转录调控中驱动基因表达不可缺少的重要顺式作用元件。启动子元件的不同功能是导致基因表达效率和时空特异性差异的根本原因, 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鉴定对理解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环境胁迫反应和进化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人工智能和合成生物学的发展, 对植物顺式作用元件组进行鉴定, 将符合设计需求的元件构建为人工调控元件的技术已经逐渐兴起, 这些技术为分子育种中高效、精准和多样的基因调控提供了基础。本文以启动子元件在分子设计中的重构应用为导向, 介绍了高等植物启动子的详细结构和功能, 以及顺式作用元件的鉴定方法, 总结梳理了27类共计174个已鉴定得到的诱导型、组织特异性元件及其应用。据此, 提出了其设计方向和方法, 旨在为高等植物基因工程启动子元件的研究现状、发掘方法和重新设计提供指导, 以提高分子设计育种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效率和准确性。

2. PPR蛋白参与细胞器RNA C→U的编辑机制的研究进展
于晓琳, 李西雅, 夏冰玉洁, 李昊, 谭保才, 王勇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4085
发布日期: 2024-08-28
摘要 ( 49 ) PDF (912KB) ( 38 )       收藏
3. 玉米抗旱性的遗传解析
王子阳, 刘升学, 杨志蕊, 秦峰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4089
发布日期: 2024-08-01
摘要 ( 63 ) PDF (1228KB) ( 91 )       收藏
4. 玉米雄性不育机理与不育化制种技术及应用
吴锁伟, 安学丽, 万向元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4078
发布日期: 2024-07-29
摘要 ( 74 ) PDF (1572KB) ( 51 )       收藏
5. 重要的种子储存物质长寿命mRNA
朱晓博, 董张, 祝梦瑾, 胡晋, 林程, 陈敏, 关亚静
植物学报    2024, 59 (3): 355-372.   DOI: 10.11983/CBB24006
发布日期: 2024-05-08
摘要225)   HTML12)    PDF (1291KB)(202)    附录附件   收藏

高等植物通常从种子萌发开始, 经过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后重新形成种子, 由此完成世代更迭。种子中积累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及mRNA等大分子物质对于维持其发芽潜力至关重要, 其中部分mRNA可长期保存而不被降解, 被称为长寿命mRNA (即long-lived mRNA)。在水稻(Oryza sativa)中, 与萌发相关的long-lived mRNA在花后10-20天开始转录积累, 花后20天至种子完全成熟期间, 一些与休眠和胁迫响应相关的long-lived mRNA转录并保存在细胞中。Long-lived mRNA种类繁多, 主要包括蛋白质合成类mRNA、能量代谢类mRNA、细胞骨架类mRNA及逆境响应相关的mRNA, 如小热激蛋白和LEA家族蛋白。Long-lived mRNA的转录组分析表明, 很多基因的启动子区域都包含脱落酸(ABA)或赤霉素(GA)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atabi5突变体种子中约有500个不同于野生型的差异表达long-lived mRNA, 暗示ABA和GA是影响long-lived mRNA种类的关键激素。Long-lived mRNA通常与单核糖体和RBP蛋白交联在一起, 以PBs (P-bodies)形式存在于细胞中, 保护mRNA不被降解。与种子休眠相关的long-lived mRNA在种子后熟过程中逐渐被降解, 而且一些特定long-lived mRNA的氧化修饰是种子打破休眠的一种生物现象。在种子长期贮藏过程中, long-lived mRNA的随机降解直接关系到种子的寿命和活力, 保留下来的mRNA在种子吸胀初期被翻译成蛋白质, 促进种子在吸胀早期快速萌发。该文综述了种子重要储存物质long-lived mRNA的特征和功能, 并提出了本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 以期为深入理解种子休眠、萌发与寿命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6. 水稻穗粒数遗传机制与育种利用
严语萍, 俞晓琦, 任德勇, 钱前
植物学报    2023, 58 (3): 359-372.   DOI: 10.11983/CBB23012
发布日期: 2023-04-28
摘要528)   HTML40)    PDF (1418KB)(586)    收藏

作为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水稻(Oryza sativa)每穗粒数始终备受育种家关注。穗粒数形成是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受多基因调控。根据对表型的影响, 这些基因大致包括枝梗数、穗型和小穗确定性相关基因3类。该文综述了穗粒数相关基因的遗传调控机制, 并提出在水稻育种中利用的策略, 以期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7. 类受体激酶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研究进展
王琪, 吴允哲, 刘学英, 孙丽莉, 廖红, 傅向东
植物学报    2023, 58 (2): 199-213.   DOI: 10.11983/CBB22129
发布日期: 2022-11-02
摘要834)   HTML36)    PDF (2281KB)(1504)    收藏

类受体激酶(RLKs)是一类数量庞大的跨膜蛋白激酶家族, 在植物细胞之间以及细胞与环境的信号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RLKs的胞外区能特异识别并结合胞外信号和环境刺激因子, 并通过与共受体互作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 从而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适应性。目前已发现水稻(Oryza sativa)基因组至少含有1 131个RLKs成员, 接近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RLKs数目的2倍。根据胞外区的基序和结构域特征, 水稻RLKs被划分为20多个亚家族。近年来, 虽然有一些RLKs胞外区的配体和激酶区的作用蛋白被相继报道, 但大多数水稻RLKs的生物学功能仍不明确。该文详细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水稻RLKs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RLKs未来的研究方向, 旨在为深入揭示RLKs的功能以及绿色高产水稻分子设计育种奠定理论基础。

被引次数: CSCD(1)
8. 时空转录组研究进展
肖宇彬, 张子旭, 王玉珠, 刘欢, 陈乐天
植物学报    2023, 58 (2): 214-232.   DOI: 10.11983/CBB22220
发布日期: 2023-01-10
摘要2459)   HTML99)    PDF (1658KB)(1021)    收藏

时空异质性是造成不同组织功能差异的关键因素, 在细胞命运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时空转录组(stRNA-seq)是一项将定量转录组与高分辨率组织成像相结合的新兴组学技术。它将表达数据锚定到目标器官或组织的物理图上, 并以无偏见的生物信息学方式对组织切片和细胞层进行分子表征, 反映特定细胞内基因的时空异质性表达丰度。受益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 时空转录组为探究各类细胞基因表达的时空异质性提供了新的实验思路和方法。该文介绍了时空转录组的原理和发展进程, 以及不同时空转录组的技术特点和优劣, 总结了时空转录组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的应用, 可为今后系统开展时空转录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9. 基因编辑在饲草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
邓娴, 李彤, 曹晓风
植物学报    2023, 58 (2): 233-240.   DOI: 10.11983/CBB22280
发布日期: 2023-04-18
摘要430)   HTML35)    PDF (719KB)(433)    收藏

基因编辑技术可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精准修饰和定向改造, 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最受瞩目的颠覆性技术之一, 也是农牧业生物育种中的关键核心技术。近年来, 随着我国对高产优质饲草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亟须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饲草品种。该文简要概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总结了禾本科和豆科饲草的基因组编辑研究进展, 展望了未来利用基因组编辑开展饲草分子设计育种的发展方向。

10. 饲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林克剑, 刘志鹏, 罗栋, 武自念
植物学报    2023, 58 (2): 241-247.   DOI: 10.11983/CBB22173
发布日期: 2023-03-13
摘要394)   HTML26)    PDF (800KB)(483)    收藏

饲草种质资源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事关草种业振兴全局, 是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全球饲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以及保存状况,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饲草种质资源。

被引次数: CSCD(2)
11. 我国杂粮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现状与展望
武晶, 汤沙, 王红霞, 常金华, 刘长友, 张凯旋, 刘永辉, 王彦楠, 韩渊怀, 刁现民
植物学报    2023, 58 (1): 6-21.   DOI: 10.11983/CBB22197
发布日期: 2022-12-23
摘要680)   HTML68)    PDF (915KB)(1735)    收藏

该文系统综述了我国杂粮种质资源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基因资源挖掘研究现状, 以及基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并提出杂粮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12. 糜子品质研究进展与展望
杨清华, 王洪露, 冯佰利
植物学报    2023, 58 (1): 22-33.   DOI: 10.11983/CBB22180
发布日期: 2022-11-02
摘要586)   HTML35)    PDF (13555KB)(450)    收藏

糜子(Panicum miliaceum)生育期短、水分利用率高、耐盐碱、耐虫害, 是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物。糜子富含淀粉、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烟酸、B族维生素和叶酸等)、矿物质(磷、钙、锌和铁)、膳食纤维和酚类物质等, 是麸质过敏人群的理想食物(无谷蛋白食物)。此外, 糜子还具有降血糖、消炎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因此, 作为环境友好型和营养保健型谷物, 糜子可成为未来我国应对隐性饥饿的智慧食物。该文从糜子外观、营养和加工品质的角度, 总结糜子品质研究进展, 旨在为糜子品质研究及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CSCD(1)
13. 泥炭藓: 一类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和科学价值的碳封存植物
朱瑞良
植物学报    2022, 57 (5): 559-578.   DOI: 10.11983/CBB22031
发布日期: 2022-05-10

预出版日期: 2022-11-25
摘要1978)   HTML81)    PDF (3231KB)(824)    收藏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最严峻的环境挑战。有效控制碳排放, 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作为碳封存能力最强的一种湿地类型, 泥炭地是加快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陆地生态系统。作为泥炭地“有效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泥炭藓(Sphagnum)在泥炭地的碳汇功能、过滤淡水及保护土地免受洪水侵袭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00多年来, 泥炭藓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污染监测和废水处理等领域, 尤其是作为一类最值得信赖的土壤介质和保湿材料一直被广泛用于园艺产业。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 泥炭藓已经成为生命科学和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主要从泥炭藓的形态、物种多样性和起源、生境与分布、繁殖和保护、培养与种植、环境指示和监测、用途和应用, 以及碳封存、储水和酸化能力等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为泥炭藓研究、泥炭地的保护和恢复以及泥炭藓开发利用和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被引次数: CSCD(3)
14. 植物光信号途径重要新调控因子TZP的研究进展
李聪, 齐立娟, 谷晓峰, 李继刚
植物学报    2022, 57 (5): 579-587.   DOI: 10.11983/CBB22076
发布日期: 2022-06-23

预出版日期: 2022-11-25
摘要769)   HTML44)    PDF (2035KB)(471)    收藏

TZP (TANDEM ZINC-FINGER/PLUS3)是近年来鉴定到的一个光信号转导途径新组分, 在光介导的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TZP不仅负调控蓝光信号途径, 参与光敏色素B (phyB)介导的开花调控过程, 还参与调控phyA在体内的蛋白质磷酸化。对TZP生化活性和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 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光信号调控网络, 也可为设计和培育具有耐密理想株型及高光效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该文系统总结了TZP在植物光信号途径中发挥的重要调控作用, 并提出未来TZP功能研究的重要问题。

15. 系统获得性抗性移动信号Pip/NHP研究进展
吴楠, 覃磊, 彭志红, 夏石头
植物学报    2022, 57 (4): 412-421.   DOI: 10.11983/CBB22016
发布日期: 2022-04-24
摘要1007)   HTML60)    PDF (838KB)(450)    收藏

系统获得性抗性(SAR)是一种因病原微生物初次侵染植物局部叶片而被激活的整株水平上的持久广谱抗性。在初次侵染部位快速产生的抗性信号, 可通过韧皮部传输到植物其它部位, 从而激活SAR。哌啶酸/N-羟基哌啶酸(Pip/NHP)作为新发现的移动信号分子, 在SAR信号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Pip/NHP的合成、转运以及对SAR调控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16. 生长素代谢、运输及信号转导调控水稻粒型研究进展
贾利霞, 齐艳华
植物学报    2022, 57 (3): 263-275.   DOI: 10.11983/CBB21227
发布日期: 2022-03-18
摘要891)   HTML240)    PDF (1009KB)(750)    收藏

水稻(Oryza sativa)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耕地面积逐年减少, 提高水稻总产量唯有依靠单产的增加。粒重是决定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遗传稳定, 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较小。粒重由粒型和灌浆程度决定, 而粒型性状包括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水稻种子颖壳和胚乳发育决定了粒型和粒重, 颖壳细胞的增殖和扩张限制籽粒发育, 胚乳占据成熟种子的大部分体积。而生长素调控受精后颖壳和胚乳的发育, 是调控种子发育和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植物激素。生长素的时空分布受生长素代谢、运输和信号转导的动态调节, 以维持生长素在种子发育中的最适水平。该文综述了生长素代谢、运输和信号转导调控水稻粒型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深入探究生长素调控水稻粒型发育机制和提高水稻产量提供线索。

被引次数: CSCD(1)
17. 植物TOR激酶响应上游信号的研究进展
孟彦彦, 张楠, 熊延
植物学报    2022, 57 (1): 1-11.   DOI: 10.11983/CBB21183
发布日期: 2022-01-10
摘要1354)   HTML83)    PDF (453KB)(1622)    收藏

雷帕霉素靶蛋白(TOR)是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能整合营养、能量、生长因子及环境信号, 协调细胞增殖、生长和代谢等过程, 是真核生物生长发育的核心调控因子。近年来, 随着相关研究系统的建立, 植物TOR的功能和机制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 发现其进化上保守的生物学功能及植物中特有的信号通路。该文概述了TOR蛋白复合体的构成, 以及植物TOR响应糖、营养元素(氮、磷和硫)、激素及逆境胁迫信号来调控下游基因转录、蛋白翻译、代谢、细胞自噬和胁迫应答等生物学过程的分子机制, 并提出了植物TOR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以期为全面揭示植物TOR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CSCD(1)
18. 植物NLR免疫受体的识别、免疫激活与信号调控
覃磊, 彭志红, 夏石头
植物学报    2022, 57 (1): 12-23.   DOI: 10.11983/CBB21159
发布日期: 2022-02-07
摘要1618)   HTML88)    PDF (561KB)(2216)    收藏

高等植物进化出大量膜表面和胞内免疫受体以感知各种病原信号, 抵御病原物入侵。其中, 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感知模式分子后激活基础免疫反应, 核苷酸结合和富亮氨酸重复蛋白(NLRs)则通过感知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效应蛋白激活特异免疫反应, 导致超敏反应与细胞死亡。该文主要综述了NLRs对效应蛋白的识别、植物免疫激活及下游信号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19. 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贾星, 孙飞, 季刚
植物学报    2022, 57 (1): 24-29.   DOI: 10.11983/CBB21161
发布日期: 2021-11-17
摘要1088)   HTML31)    PDF (379KB)(798)    收藏

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成像(Cryo-FIB-SEM)是一种新兴的成像检测技术, 在原位进行冷冻聚焦离子束切割和冷冻扫描电镜成像, 为研究天然含水状态下生物样品内部未被破坏的原始结构打开了一扇窗口。近年来, 该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该文对其在冷冻体积连续成像、冷冻光电关联成像、冷冻透射扫描成像、冷冻含水切片制备监控及冷冻扫描图像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并展望了该技术在大体积生物样品三维原位成像研究领域的前沿性发展趋势, 以期推动Cryo-FIB-SEM技术在生物样品三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0. 植物Aux/IAA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李艳艳, 齐艳华
植物学报    2022, 57 (1): 30-41.   DOI: 10.11983/CBB21168
发布日期: 2021-12-28
摘要2800)   HTML122)    PDF (817KB)(4993)    收藏

生长素是最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 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关键调控作用。生长素作用于植物后, 早期生长素响应基因家族Aux/IAAGH3SAUR等被迅速诱导, 基因表达上调。其中Aux/IAA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一般由4个保守结构域组成, 结构域I具有抑制生长素信号下游基因表达的作用, 结构域II在生长素信号转导中主要被TIR1调控进而影响Aux/IAA的稳定性, 结构域III/IV通过与生长素响应因子ARF相互作用调控生长素信号。Aux/IAA基因家族在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器官发育、根形成、茎伸长和叶扩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单子叶植物水稻(Oryza sativa)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中, 主要影响根系发育和株型, 但大多数Aux/IAA基因的功能尚不清楚。该文主要从Aux/IAA蛋白的结构、功能和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方面综述Aux/IAA家族在拟南芥、禾谷类作物及其它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全面揭示Aux/IAA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

被引次数: CSCD(3)
21. FLC调控植物成花的分子机制研究新进展
张长生, 魏滔, 周玉萍, 范甜, 吕天晓, 田长恩
植物学报    2021, 56 (6): 651-663.   DOI: 10.11983/CBB21103
发布日期: 2021-09-10
摘要1528)   HTML241)    PDF (1229KB)(1774)    收藏

FLC是植物成花关键抑制因子, 主要通过结合到其下游2个关键的成花促进基因(FTSOC1)启动子上而抑制二者的表达。此外, 还可以与其它调控因子结合调控开花。然而, 关于FLC在成花调控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需深入研究。该文主要结合8条成花调控遗传途径, 梳理近年来与FLC相关的新进展, 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被引次数: CSCD(2)
22. 染色质可及性与植物基因表达调控
李占杰, 秦源
植物学报    2021, 56 (6): 664-675.   DOI: 10.11983/CBB21115
发布日期: 2021-10-12
摘要1324)   HTML224)    PDF (1375KB)(949)    收藏

真核生物基因组上的核小体呈现不均匀分布, 转录活跃区域的染色质结构相对松散且易被调节蛋白结合, 这些区域的可接近程度称为染色质可及性。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 DNase-seq、ATAC-seq、MNase-seq和NOMe-seq等组学技术的应用, 全基因组范围内染色质可及性检测变得简便且高效。该文主要介绍了真核生物染色质可及性的4种基本检测方法的技术原理, 总结了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以及转录因子结合与染色质可及性的关系, 并综述了染色质可及性参与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响应研究进展, 以期为植物领域全基因组水平染色质可及性研究、顺式调控元件挖掘及发育和环境响应过程中基因表达调控网络的解析提供借鉴。

被引次数: CSCD(1)
23. 生长素输出载体PIN家族研究进展
林雨晴, 齐艳华
植物学报    2021, 56 (2): 151-165.   DOI: 10.11983/CBB20198
发布日期: 2021-01-19
摘要1657)   HTML71)    PDF (1304KB)(4213)    收藏

生长素极性运输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生长素极性运输主要依赖3类转运蛋白: AUX/LAX、PIN和ABCB蛋白家族。生长素在细胞间流动的方向与PIN蛋白在细胞上的极性定位密切相关。PIN蛋白由1个中心亲水环和2个由中心亲水环隔开的疏水区组成。中心亲水环上含多个磷酸化位点, 其为一些蛋白激酶的靶点。PIN蛋白受多方面调控, 包括转录调控、转录后修饰以及胞内循环与降解, 以响应内源和外源信号。目前, 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在禾谷类作物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和高粱(Sorghum bicolor)中分别鉴定出12、15和11个PIN基因, 但仅有少数PIN基因的功能被报道。该文从蛋白结构、活性调控和功能验证等方面综述了PIN蛋白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禾谷类作物中的研究进展, 以期为探究PIN蛋白家族介导的生长素极性运输过程提供新的思路与线索。

被引次数: CSCD(8)
24. 植物类LORELEI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研究进展
李思佳, 张咏雪, 贾明生, 李莹, 戴绍军
植物学报    2020, 55 (5): 541-550.   DOI: 10.11983/CBB20058
发布日期: 2020-05-20
摘要1040)   HTML40)    PDF (2373KB)(7696)    收藏

类LORELEI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蛋白(LLG)定位于细胞质膜外表面, 作为CrRLK1L家族类受体激酶的分子伴侣, 参与其转运和胞外信号转导, 从而调控植物生殖发育以及免疫与逆境应答等过程。LLG2/3与ANX和BUPS互作, 调控花粉管顶端生长与爆裂。LLG1与FER (FERONIA)互作, 调控下游的NADPH氧化酶产生活性氧(ROS), 促进根部细胞伸长和根毛生长。此外, LLG1作为FER的共受体, 与快速碱化因子(RALFs)互作, 调节G蛋白β亚基(AGB1)和质膜H +-ATPase功能、胞内ROS稳态以及Ca 2+瞬变, 引起根部和气孔的盐应答反应。LLG1与FLS2和EFR互作激活下游RbohD, 调节ROS产生, 调控植物免疫应答。该文综述了植物LLG的相关研究进展, 可为深入理解LLG的生物学功能提供重要信息。

被引次数: CSCD(1)
25. 质疑、创新与合理性——纪念《植物学通报》创刊主编曹宗巽先生诞辰100周年
白书农
植物学报    2020, 55 (3): 274-278.   DOI: 10.11983/CBB20066
发布日期: 2020-05-07
摘要725)   HTML19)    PDF (1010KB)(789)    附录附件   收藏

为纪念《植物学通报》创刊主编曹宗巽先生诞辰100周年, 该文回顾了作者与曹先生结识的机缘和承接其未竟的黄瓜(Cucumis sativus)单性花发育调控机制研究衣钵的过程, 以及从实验结果到传统解释的逻辑困境, 通过追溯曹先生当年带回国内的有关植物性别研究早期专著而找到问题源头的柳暗花明的经历。同时分享了由于这段独特而宝贵的研究经历而引发的对什么是科学研究这个基本问题的思考, 希望对有志于探索未知自然的年轻人有所裨益。

26. 植物内源ABA水平的动态调控机制
陈唯,曾晓贤,谢楚萍,田长恩,周玉萍
植物学报    2019, 54 (6): 677-687.   DOI: 10.11983/CBB19092
发布日期: 2019-09-24
摘要1820)   HTML29)    PDF (1176KB)(930)    收藏

ABA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对环境胁迫做出快速反应的重要功能, 植物内源ABA水平受到ABA合成、代谢及转运等途径的复杂调控。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ABA从头合成、羟基化代谢、可逆糖基化代谢及ABA转运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ABA合成与代谢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被引次数: CSCD(9)
27. 植物ABCB亚家族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贺祯媚,李东明,齐艳华
植物学报    2019, 54 (6): 688-698.   DOI: 10.11983/CBB19140
发布日期: 2019-09-30
摘要2113)   HTML38)    PDF (2669KB)(2416)    收藏

ABC转运蛋白超家族结构和功能复杂多样, 包含ABCA-ABCH八个亚家族。ABCB是ABC转运蛋白的一个亚家族, 多数定位于质膜, 少数定位于线粒体膜或叶绿体膜。ABCB与其它生长素转运蛋白(AUX1/LAX、PIN)共同参与调控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此外, ABCB转运蛋白还调控植物的向性运动和重金属抗性等过程。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ABCB亚家族在禾谷类单子叶植物水稻(Oryza sativa)、玉米(Zea mays)和高粱(Sorghum bicolor)中的生物学功能开始有少量报道, 然而多数ABCB转运蛋白的功能尚未得到阐释。该文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禾谷类作物ABCB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全面揭示ABCB亚家族生物学功能提供线索。

被引次数: CSCD(4)
28. 新一代植物表型组学的发展之路
胡伟娟,傅向东,陈凡,杨维才
植物学报    2019, 54 (5): 558-568.   DOI: 10.11983/CBB19141
发布日期: 2019-08-21
摘要2876)   HTML88)    PDF (784KB)(1620)    收藏

随着多种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 科研人员越来越认识到植物表型研究的重要性, 并将其提升至“组学”的高度。植物表型组学是研究植物生长、表现和组成的科学, 能够有效追踪基因型、环境因素和表型之间的联系, 是突破未来作物学研究和应用的关键领域。该文介绍了植物表型采集分析经历的从手工测量计数的初始阶段到特定测量工具的辅助阶段再到高通量表型组学3个阶段; 提出了推动植物表型采集分析发展的3个要素: 表型组学研究设施、表型采集技术及图像数据分析方法; 进而详细阐述了表型组学设施的发展、国际上代表性的设施平台情况以及表型采集传感器和图像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 并展望了植物表型组学未来的研究方向。

被引次数: CSCD(8)
29. 光信号与激素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进展
杨立文,刘双荣,林荣呈
植物学报    2019, 54 (5): 569-581.   DOI: 10.11983/CBB19038
发布日期: 2019-07-09
摘要2301)   HTML71)    PDF (1575KB)(1294)    收藏

休眠是种子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适应性性状, 通过抑制种子在不适宜的环境中萌发进而保证植物能够在逆境中生存。此外, 休眠有助于种子的长距离运输和扩散, 因此休眠对种子延续和物种保存具有重要意义。种子由休眠向萌发的发育转变不仅关系到物种的繁衍, 而且对保证农业生产中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具有重要作用。种子的休眠和萌发受到内源激素和外源光信号的共同调控。其中, 外源光信号主要通过调控内源ABA和GA的生物合成及信号转导进而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该文系统综述了外源光信号和内源激素调控种子休眠和萌发的作用通路以及两类信号通路之间的交互作用, 旨在为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和激素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CSCD(5)
30. 植物DREPP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张洵,喻娟娟,王思竹,李莹,戴绍军
植物学报    2019, 54 (5): 582-595.   DOI: 10.11983/CBB19014
发布日期: 2019-04-29
摘要1784)   HTML25)    PDF (3747KB)(1842)    收藏

发育调节质膜多肽(DREPP)蛋白是一类与质膜相关的植物特异性蛋白, 具有结合磷脂酰肌醇磷酸(PtdInsPs)、Ca 2+/钙调蛋白(CaM)复合物、微管和微丝等多种功能, 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低温和干旱等)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植物DREPP家族成员的组成、蛋白质序列特征及其在发育与逆境应答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 以期为深入认识DREPP参与的信号调控网络提供帮助。

被引次数: CSCD(1)
31.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在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张静,侯岁稳
植物学报    2019, 54 (3): 300-315.   DOI: 10.11983/CBB18217
发布日期: 2019-01-16
摘要3173)   HTML98)    PDF (1731KB)(4918)    收藏

脱落酸(ABA)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过程中非常关键的植物激素。植物响应ABA信号转导过程由信号识别、转导及响应级联完成, 其中心转导途径由ABA受体RCAR/PYR/PYLs、磷酸酶PP2Cs、激酶SnRK2s、转录因子和离子通道蛋白构成。蛋白磷酸化、泛素化、类泛素化和氧化还原等翻译后修饰在ABA转导途径中起重要作用。该文综述了翻译后修饰在ABA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被引次数: CSCD(3)
32. 作物花粉高温应答机制研究进展
杨浩, 刘晨, 王志飞, 胡秀丽, 王台
植物学报    2019, 54 (2): 157-167.   DOI: 10.11983/CBB18133
发布日期: 2018-12-10
摘要1772)   HTML58)    PDF (1413KB)(1334)    收藏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 农作物面临更加严峻的高温威胁。高温胁迫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各个阶段, 其中花粉发育过程对高温胁迫最为敏感, 因此花粉高温应答机制成为当前植物学研究热点。研究表明, 花粉可以通过质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内质网中的未折叠蛋白反应、活性氧积累以及H2A.Z等机制感知高温胁迫, 并通过调控热激蛋白表达、糖代谢、激素水平及活性氧清除能力适应高温胁迫。该文从高温对花粉发育的影响、花粉高温胁迫应答机制以及花粉高温胁迫研究的实验设计等方面进行综述, 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被引次数: CSCD(2)
33. 蛋白磷酸化修饰在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雅琼,侯岁稳
植物学报    2019, 54 (2): 168-184.   DOI: 10.11983/CBB18219
摘要2554)   HTML79)    PDF (4098KB)(1349)    收藏

蛋白磷酸化修饰是植物细胞信号调控的普遍机制。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过程中, 关键调控蛋白的磷酸化状态影响免疫信号的激活。多种病原微生物通过干扰宿主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攻击免疫系统, 以提高致病性。该文对植物免疫调控过程中关键元件的磷酸化修饰及其在免疫信号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研究植物-病原菌互作过程中关键蛋白的磷酸化修饰, 有助于深入探讨植物-病原微生物互作的分子机理。该文将为寻找广谱抗病的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被引次数: CSCD(8)
34. 光受体介导信号转导调控植物开花研究进展
马朝峰,戴思兰
植物学报    2019, 54 (1): 9-22.   DOI: 10.11983/CBB18147
摘要3392)   HTML65)    PDF (1616KB)(4137)    收藏

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 开花是高等植物生活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植物通过光受体感知外界环境中的光照变化, 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从而适时开花。该文介绍了高等植物光受体的种类、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并系统阐述了红光/远红光受体光敏色素、蓝光受体隐花色素以及FKF1/ZTL/LKP2等介导光信号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 包括光受体对CO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和对FT转录水平的调控等。此外, 还介绍了光受体整合光信号与温度和赤霉素等信号调控植物开花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被引次数: CSCD(9)
35. DELLA蛋白在被子植物有性生殖中的作用
史册, 罗盼, 邹颉, 孙蒙祥
植物学报    2018, 53 (6): 745-755.   DOI: 10.11983/CBB17220
发布日期: 2018-02-22
摘要3300)   HTML102)    PDF (3466KB)(1097)    收藏

DELLA蛋白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响应赤霉素(GA)应答途径的关键调控因子, 主要行使转录调控因子的功能, 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重要过程。已有的研究表明, DELLA蛋白在被子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和胚胎等组织中均有表达, 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DELLA蛋白的分子结构、特性及其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表达与功能, 并讨论了现存的问题及研究思路。

被引次数: CSCD(1)
36. 脯氨酸转运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陈颖, 王婷, 华学军
植物学报    2018, 53 (6): 754-763.   DOI: 10.11983/CBB17192
发布日期: 2018-01-02
摘要1563)   HTML46)    PDF (1014KB)(898)    收藏

作为植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逆境适应机制, 脯氨酸积累一直被认为是其合成和降解调控的结果。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脯氨酸转运也可能在其积累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植物中, 有多个氨基酸转运蛋白家族, 如氨基酸通透酶家族(AAP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LHTs)和脯氨酸转运蛋白家族(ProTs)参与脯氨酸在各个器官间的运输。该文对参与脯氨酸运输的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模式、生理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脯氨酸运输与积累在植物抗逆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被引次数: CSCD(4)
37. 表观遗传调控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杜康兮, 沈文辉, 董爱武
植物学报    2018, 53 (5): 581-593.   DOI: 10.11983/CBB17143
摘要1887)   HTML92)    PDF (1169KB)(1244)    收藏

植物的生长发育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非生物胁迫发生时, 表观遗传机制对胁迫应答基因的表达调控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调控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的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为进一步深入解析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该文对DNA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等主要表观遗传调控方式在植物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综述。

被引次数: CSCD(11)
38. 植物生物钟及其调控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魏华, 王岩, 刘宝辉, 王雷
植物学报    2018, 53 (4): 456-467.   DOI: 10.11983/CBB17226
摘要2969)   HTML102)    PDF (3291KB)(2289)    收藏

作为植物细胞内部的授时机制, 生物钟系统主要包括信号输入、核心振荡器和信号输出3个主要部分。该系统通过感受外界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子的昼夜周期性变化动态, 协调植物生长发育、代谢与生理反应, 赋予植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植物生物钟系统的核心振荡器通过多层级调控复杂的下游信号转导网络来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及对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性。该文概述了近年来生物钟核心振荡器及其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诸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初步提出了植物时间生物学研究领域一些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以期为生物钟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作物分子育种方面的利用提供理论借鉴。

被引次数: CSCD(7)
39.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有效成分积累关系研究进展
李雁群, 吴鸿
植物学报    2018, 53 (3): 293-304.   DOI: 10.11983/CBB18081
发布日期: 2018-05-07
摘要1369)      PDF (470KB)(616)    收藏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是其发挥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 也是评价药材质量的重要指标, 而这些有效成分的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明确药用植物主要药用成分在植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积累变化规律和形成机制, 对中药品质与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主要概述了不同发育阶段对药用植物不同药用部位(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并对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和积累机制的相关研究技术进行了展望, 为生产实践上调控药用植物次生物质合成、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以及提高中药材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被引次数: CSCD(11)
40. 植物根向水性反应研究进展
高坤, 常金科, 黎家
植物学报    2018, 53 (2): 154-163.   DOI: 10.11983/CBB18020
摘要2295)   HTML51)    PDF (3124KB)(2386)    收藏

根的向水性生长是指植物通过根尖感知土壤中的水分梯度, 向着水势较高区域生长的一种生物学特性, 这一特性对植物从土壤中有效获取水分极为重要。植物向水性研究已成为当前植物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但对于调控这一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目前的研究表明, MIZ1和GNOM作为植物向水性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 正向调控植物根的向水性生长。此外, 植物激素、光、ROS及钙离子也参与调节植物的向水性反应。该文将从向水性的研究历史、调控基因以及内外因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植物向水性研究进展, 以期为向水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被引次数: CSC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