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23, Vol. 58 ›› Issue (2): 241-247.DOI: 10.11983/CBB22173
收稿日期:
2022-07-29
接受日期:
2023-03-13
出版日期:
2023-03-01
发布日期:
2023-03-15
通讯作者:
*E-mail: 作者简介:
第一联系人:†共同第一作者
基金资助:
Kejian Lin1,*(), Zhipeng Liu2, Dong Luo2, Zinian Wu1
Received:
2022-07-29
Accepted:
2023-03-13
Online:
2023-03-01
Published:
2023-03-15
Contact:
*E-mail: About author:
First author contact:†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paper
摘要:
饲草种质资源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事关草种业振兴全局, 是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全球饲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以及保存状况,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饲草种质资源。
林克剑, 刘志鹏, 罗栋, 武自念. 饲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植物学报, 2023, 58(2): 241-247.
Kejian Lin, Zhipeng Liu, Dong Luo, Zinian Wu. The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search on Forage Germplasm Resources.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23, 58(2): 241-247.
图1 1990-2021年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科学家发表的饲草种质文章数量比较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on forage germplasm published i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ustralia, India, and Brazil from 1990 to 2021
国家/地区 | 保存机构 | 保存数量(万份) | 主要特色 | 网址 |
---|---|---|---|---|
澳大利亚 | 牧草基因库 | 8.48 | 一年生和多年生苜蓿, 三叶草等 | https://www.genesys-pgr.org/a |
美国 | 国家种质资源中心 | 7.00 | 苜蓿属、三叶草属、披碱草属和黑麦草属 | https://npgsweb.ars-grin.gov |
中国 | 全国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 | 6.20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 |
新西兰 | 新西兰牧草遗传资源中心 | 3.00 | 三叶草属和黑麦草属 | / |
俄罗斯 | 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 | 2.90 | 以豆科(苜蓿属、三叶草属、百脉根属、草 木樨属和红豆草属等)和禾本科为主 | / |
英国 | 皇家植物园——邱园 | 2.67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https://www.rbge.org.uk/ |
国际组织 | 国际家畜研究所资源中心 | 1.90 | 非洲热带饲草种质资源 | http://genebank.ilri.org |
日本 | 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1.20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 |
表1 世界草遗传资源主要保存机构及主要特点
Table 1 The institutions of forage germplasm conservation in the world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国家/地区 | 保存机构 | 保存数量(万份) | 主要特色 | 网址 |
---|---|---|---|---|
澳大利亚 | 牧草基因库 | 8.48 | 一年生和多年生苜蓿, 三叶草等 | https://www.genesys-pgr.org/a |
美国 | 国家种质资源中心 | 7.00 | 苜蓿属、三叶草属、披碱草属和黑麦草属 | https://npgsweb.ars-grin.gov |
中国 | 全国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 | 6.20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 |
新西兰 | 新西兰牧草遗传资源中心 | 3.00 | 三叶草属和黑麦草属 | / |
俄罗斯 | 瓦维洛夫植物研究所 | 2.90 | 以豆科(苜蓿属、三叶草属、百脉根属、草 木樨属和红豆草属等)和禾本科为主 | / |
英国 | 皇家植物园——邱园 | 2.67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https://www.rbge.org.uk/ |
国际组织 | 国际家畜研究所资源中心 | 1.90 | 非洲热带饲草种质资源 | http://genebank.ilri.org |
日本 | 国立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 1.20 | 饲草和饲料作物 | / |
[1] | 陈默君, 贾慎修 (2002). 中国饲用植物.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pp. 634-635. |
[2] | 陈志宏, 李新一, 洪军 (2018). 我国草种质资源的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草业科学 35, 186-191. |
[3] | 黄艳娥 (2014). 草原生态系统的特点与现状. 养殖技术顾问 (1), 201. |
[4] | 金京波, 王台, 程佑发, 王雷, 张景昱, 景海春, 种康 (2021). 我国牧草育种现状与展望. 中国科学院院刊 36, 660-665. |
[5] | 李晨 (2021). 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牧草种质库. 中国科学报. 2021-12-14. |
[6] | 刘铁梅, 张英俊 (2012). 饲草生产.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p. 17-18. |
[7] | 刘杨, 张永亮, 王子富, 王殿江, 白莫德格, 苑秀莲, 陈杰 (2015). 中国牧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0, 136-139. |
[8] |
刘志鹏, 周强, 刘文献, 张吉宇, 谢文刚, 方龙发, 王彦荣, 南志标 (2021). 中国牧草育种中的若干科学问题. 草业学报 30(12), 184-193.
DOI |
[9] | 南志标, 王锁民, 王彦荣, 傅华, 李春杰, 段廷玉 (2016). 我国北方草地6种乡土植物抗逆机理与应用. 科学通报 61, 239-249. |
[10] |
南志标, 王彦荣, 贺金生, 胡小文, 刘志鹏, 李春杰, 聂斌, 夏超 (2022). 我国草种业的成就、挑战与展望. 草业学报 31(6), 1-10.
DOI |
[11] |
任继周 (2015). 几个专业词汇的界定, 浅析及其相关说明. 草业学报 24(6), 1-4.
DOI |
[12] | 师文贵, 李志勇, 李鸿雁, 李临杭, 宁布 (2005). 牧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及数据标准化进展. 中国草地 27(4), 69-73. |
[13] | 王浩, 张迎超, 于晓东, 刘忠岩, 王冰, 周春雨, 王志锋 (2020). 苜蓿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1), 32-36. |
[14] |
谢华玲, 杨艳萍, 董瑜, 王台 (2021). 苜蓿国际发展态势分析. 植物学报 56, 740-750.
DOI |
[15] | 徐丽君, 徐大伟, 逄焕成, 辛晓平, 金东艳, 唐雪娟, 郭明英 (2017). 中国苜蓿属植物适宜性区划. 草业科学 34, 2347-2358. |
[16] | 徐柱, 王照兰, 肖海俊 (2000). 中国牧草种质资源研究利用及牧草种子生产. 中国草地 (1), 73-76. |
[17] | 杨青川, 王堃 (2002). 牧草的生产与利用.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pp. 38-59. |
[18] | 云锦凤 (2015). 抓住机遇, 更新理念, 加快草品种育种进程. 草原与草业 27, 1-2. |
[19] | 张家伟 (2016). 全球约21%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绿色视野 6, 70. |
[20] | 张亮, 张红香, 周道玮 (2018). 中国与国外饲草育种研究现状分析. 土壤与作物 7, 324-330. |
[21] |
周道玮, 王婷, 王智颖, 李强, 黄迎新 (2020). 中国草地农业气候分区及其饲草栽培适宜性. 地理科学 40, 1731-1741.
DOI |
[22] | Gepts P, Beavis WD, Brummer EC, Shoemaker RC, Stalker HT, Weeden NE, Young ND (2005). Genomics for food and feed report of the cross-legume advances through genomics conference. Plant Physiol 137, 1228-1235. |
[23] |
Hand ML, Cogan NOI, Forster JW (2012). Molecular characteris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enetic diversity within globally distributed germplasm collections of tall fes-cue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and meadow fescue (F. pratensis Huds.). Theor Appl Genet 124, 1127-1137.
DOI URL |
[24] |
Hanson J, Ellis RH (2020).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ex situ conservation of forage germplasm: grasses, herbaceous legumes and fodder trees. Plants 9, 446.
DOI URL |
[25] |
Loskutov IG (2020). Vavilov Institute (VIR): historical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plant genetic resources. Genet Resour Crop Evol 67, 2237-2253.
DOI |
[26] |
Priyanka V, Kumar R, Dhaliwal I, Kaushik P (2021). Germplasm conservation: instrumental in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a review. Sustainability 13, 6743.
DOI URL |
[27] |
Smith RW, Harris CA, Cox K, McClements D, Clark SG, Hossain Z, Humphries AW (2021). A history of Australian pasture genetic resource collections. Crop Pasture Sci 72, 591-612.
DOI URL |
[28] |
Trytsman M, Müller FL, van Wyk AE (2020). Diversity of grasses (Poaceae) in southern Africa, with emphasi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pasture genetic resources. Genet Resour Crop Evol 67, 875-894.
DOI |
[29] |
Williams WM, Easton HS, Jones CS (2007). Future options and targets for pasture plant breeding in New Zealand. New Zealand J Agric Res 50, 223-248.
DOI URL |
[1] | 邱锐, 何峰, 李瑞, 王亚梅, 邢思年, 曹英萍, 刘叶飞, 周昕越, 赵彦, 付春祥. 柳枝稷木质素基因F5H的高效编辑[J]. 植物学报, 2023, 58(2): 298-307. |
[2] | 邓娴, 李彤, 曹晓风. 基因编辑在饲草育种中的应用与展望[J]. 植物学报, 2023, 58(2): 233-240. |
[3] | 武晶, 汤沙, 王红霞, 常金华, 刘长友, 张凯旋, 刘永辉, 王彦楠, 韩渊怀, 刁现民. 我国杂粮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现状与展望[J]. 植物学报, 2023, 58(1): 6-21. |
[4] | 李园, 常玉洁, 王兰芬, 王述民, 武晶. 普通菜豆镰孢菌枯萎病抗性种质资源筛选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植物学报, 2023, 58(1): 51-61. |
[5] | 赵洪, 宋丽珍, 张玉娥, 程佑发, 薛勇彪. 饲草自交不亲和性与近交衰退[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42-755. |
[6] | 金京波, 梁承志. 饲草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32-741. |
[7] | 孔照胜, 杨文强, 王柏臣, 林荣呈. 豆科饲草碳氮高效固定、转运和同化利用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64-773. |
[8] | 曹丽雯, 卢蕊, 范吉标, 胡龙兴, 陈良. 新型饲草开发利用的基础生物学问题[J]. 植物学报, 2022, 57(6): 826-836. |
[9] | 王甜甜, 曹丽雯, 刘智全, 杨庆山, 陈良, 陈敏, 景海春. 黄河三角洲滨海草带建设的饲草基础生物学问题[J]. 植物学报, 2022, 57(6): 837-847. |
[10] | 洪军, 苏红田. 我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进展与发展思路[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25-731. |
[11] | 郝怀庆, 张汝, 卢呈, 罗洪, 李志刚, 尚丽, 王宁, 刘智全, 吴小园, 景海春. 甜高粱育种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74-784. |
[12] | 景海春, 王台, 林荣呈, 曹晓风, 种康. 加强饲草基础生物学研究,保障饲草种业与国家大粮食安全[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19-724. |
[13] | 冯锋,战勇,田志喜. 新疆地区发展大豆生产的可行性和初步建议[J]. 植物学报, 2020, 55(2): 199-204. |
[14] | 徐宗昌, 周金辉, 张成省, 李义强. 我国罗布麻种质资源研究利用现状[J]. 植物学报, 2018, 53(3): 382-390. |
[15] | 吴家富, 杨博文, 向珣朝, 许亮, 颜李梅. 不同水稻种质在不同生育期耐盐鉴定的差异[J]. 植物学报, 2017, 52(1): 77-8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