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星, 于广源, 刘文馗, 黄红梅, 李芳, 刘木兰, 覃静萍*
收稿日期:2025-06-01
修回日期:2025-10-13
出版日期:2025-11-05
发布日期:2025-11-05
通讯作者:
覃静萍
Jinxing Jiang, Guangyuan Yu, Wenkui Liu, Hongmei Huang, Fang Li, Mulan Liu, Jingping Qin*
Received:2025-06-01
Revised:2025-10-13
Online:2025-11-05
Published:2025-11-05
Contact:
Jingping Qin
摘要: 以紫花白及[Bletilla striata (Thunb.) Reichb. f.]的根、块茎、叶、芽及种子为外植体, 在多次继代选择的条件下, 探究对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并建立遗传转化体系。试验对紫花白及不同器官的愈伤组织诱导效率进行了研究, 旨在确定最适快繁外植体及最佳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 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再生。这一认识对于白及遗传转化相关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紫花白及块茎在MS+0.5 mg/L 6-BA+2 mg/L 2,4-D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佳, 诱导率为86.1%, 但块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周期较长, 相较块茎, 用紫花白及种子直接诱导获得愈伤组织更为便捷, 诱导效果与块茎无显著差异, 且愈伤组织诱导速度快, 结构致密, 质地较软, 呈白绿色。以种子为外植体, 紫花白及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1.5 mg/L 2,4-D, 愈伤致密、干燥、团块状, 且颜色鲜黄绿, 增殖后直径平均12.267 mm, 褐化率相对较低, 约19.4%; 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 mg/L 6-BA+0.1 mg/L NAA, 分化率高达91.7%, 且诱导不定芽数量大, 褐化率为8.3%; 最适生根的培养基配方为MS + 11 g/L琼脂粉 + 0.3 mg/L NAA, 能有效提高生根率至66.7%。基于以上紫花白及再生体系, 本研究使用农杆菌侵染法对白及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BsPMM(磷酸甘露糖变位酶基因)及BsPGM(葡萄糖磷酸变位酶基因)进行过表达, 成功获得阳性紫花白及幼苗, BsPMM转化成功率约为14.6%, BsPGM转化成功率约为8.3%。研究成功建立了紫花白及遗传转化体系, 包括外植体选择、愈伤组织诱导、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以及再生植株的获得和鉴定等环节。通过对各环节的优化, 提高了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和分化质量。该遗传转化体系为开展白及多糖等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白及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后续研究可进一步完善该技术体系, 拓展其在白及基因工程应用领域的潜力。
姜金星, 于广源, 刘文馗, 黄红梅, 李芳, 刘木兰, 覃静萍. 紫花白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5100.
Jinxing Jiang, Guangyuan Yu, Wenkui Liu, Hongmei Huang, Fang Li, Mulan Liu, Jingping Qin. Establishment of a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in Bletilla striata.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DOI: 10.11983/CBB25100.
| 文献 [1]左世梅.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1, 59(04) :189-192 [2]吴巧芬, 夏科, 赵志国,等.白及组培苗高效繁育技术研究[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 ,38 (02):181-187 [3]梁珊珊, 吴俊秋, 熊巧玲,等.白及多糖单糖组成及其抑制酪氨酸酶动力学机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 ,46 (01):9-16 [4]赵春丽, 王博, 赵亚敏,等.白及多糖提取、生物学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 .?2024 ,51 (12):85-87 [5]许娟, 石云平, 苏祖祥,等.白及PMM基因cDNA序列克隆及甘露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J].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 (09)?:1913-1921 [6]周志扬, 廖艳红, 刘洪亮,等.白及种子不同处理方式对发芽成苗的影响[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 ,29 (17):76-77 [7]李玉静, 陈彦龙, 王玲玲,等.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04):395-398+403 [8]Huda E. Mahood,?Virginia Sarropoulou, Thiresia-Teresa Tzatzani,etal.Effect of explant type (leaf, stem) and 2,4-D concentration on callus induction: influence of elicitor type (biotic, abiotic), elicitor concentration and elicitation time on biomass growth rate and costunolide biosynthesis in gazania (Gazania rigens) cell suspension cultures[J].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2022,9(100):1-14 [9]何慧茹. 脱皮榆组织培养体系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10]赵若雨, 郭晓雪, 朱文慧,等.枣77个品种果肉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研究[J].园艺学报 .?2024 ,51 (04):903-914 [11]王井昌, 李玉珠, 苗佳敏,等.新疆大叶紫花苜蓿转基因受体—愈伤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草原与草坪. 2024 [12]李冰清, 张家瑞, 景欢欢,等.农杆菌介导月季遗传转化体系中抗生素的筛选[J].分子植物育种. 2024 [13]许洁婷, 刘相国, 金敏亮,等.不依赖基因型的高效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作物学报 .?2022 ,48 (12):2987-2993 ?Alexander Betekhtin, Magdalena Rojek, Katarzyna Nowak,etal.Cell Wall Epitopes and Endoploidy as Reporters of Embryogenic Potential in?Brachypodium Distachyon?Callus Cul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8,?19(12), 3811 |
| [1] | 李晶晶, 李艳飞, 王安琪, 王佳颖, 邓成燕, 卢敏, 马剑英, 戴思兰. 菊花品种万代风光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5, 60(4): 597-610. |
| [2] | 曾文丹, 严华兵, 吴正丹, 尚小红, 曹升, 陆柳英, 肖亮, 施平丽, 程冬, 龙紫媛, 李婕宇.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野葛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J]. 植物学报, 2025, 60(3): 425-434. |
| [3] | 郭政, 邵香君, 鲁海雯, 侯丹, 孔思梦, 李翔宇, 刘华倩, 林新春. 马来甜龙竹多倍体高效诱导及鉴定[J]. 植物学报, 2025, 60(2): 246-255. |
| [4] | 李宇琛, 赵海霞, 姜希萍, 黄馨田, 刘亚玲, 吴振映, 赵彦, 付春祥.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蒙古冰草稳定遗传转化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 2024, 59(4): 600-612. |
| [5] | 田旭平, 岳康杰, 王佳丽, 刘慧欣, 史子尹, 亢红伟. 毛建草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24, 59(4): 613-625. |
| [6] | 曾浩, 李佩芳, 郭至辉, 刘春林, 阮颖. 银扇草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4, 59(3): 433-440. |
| [7] | 张尚文, 黄诗宇, 杨天为, 李婷, 张向军, 高曼熔. 基于正交实验的赤苍藤组培快繁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 2024, 59(1): 99-109. |
| [8] | 余晓敏, 王亚琴, 刘雨菡, 易庆平, 程文翰, 朱钰, 段枫, 张莉雪, 何燕红. 根癌农杆菌介导万寿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3, 58(5): 760-769. |
| [9] | 刘小飞, 孙映波, 黄丽丽, 杨钰钗, 朱根发, 于波. 黑鹅绒海芋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23, 58(5): 750-759. |
| [10] | 刘叶飞, 赵海霞, 姜希萍, 邱锐, 周昕越, 赵彦, 付春祥. 野大麦高效组培快繁及农杆菌介导的愈伤侵染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 2023, 58(3): 440-448. |
| [11] | 李楚然, 付羚, 刘云, 杨晓琴, 朱国磊, 解思达, 马焕成, 赵平. 樟叶越桔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J]. 植物学报, 2022, 57(2): 227-235. |
| [12] | 逯锦春, 曹丽娜, 佟冠杰, 王鑫颖, 张利英, 喻锌, 李荟芳, 李彦慧. 大花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2, 57(2): 217-226. |
| [13] | 李艳敏, 蒋卉, 符真珠, 张晶, 袁欣, 王慧娟, 高杰, 董晓宇, 王利民, 张和臣. 芍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J]. 植物学报, 2021, 56(4): 443-450. |
| [14] | 罗钱, 张燕莎, 欧静. 郁金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21, 56(4): 451-461. |
| [15] | 杜鹏飞, 王玉, 曹英萍, 杨松, 孙志超, 毛德才, 鄢家俊, 李达旭, 孙美贞, 付春祥, 白史且. 基因枪介导的老芒麦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1, 56(1): 62-70.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