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25, Vol. 60 ›› Issue (3): 1-0.DOI: 10.11983/CBB24092
• 技术方法 •
曾文丹1, 严华兵1*, 吴正丹2, 尚小红1, 曹升1, 陆柳英1, 肖亮1, 施平丽1, 程冬1, 龙紫媛1, 李婕宇1
收稿日期:
2024-06-11
修回日期:
2024-11-14
出版日期:
2025-05-10
发布日期:
2024-12-27
通讯作者:
严华兵
基金资助:
Wendan Zeng1, Huabing Yan1*, Zhengdan Wu2, Xiaohong Shang1, Sheng Cao1, Liuying Lu 1, Liang Xiao1, Pinli Shi1, Dong Cheng1, Ziyuan Long1, Jieyu Li1 #br# #br#
Received:
2024-06-11
Revised:
2024-11-14
Online:
2025-05-10
Published:
2024-12-27
Contact:
Huabing Yan
摘要: 为建立一套高效的野葛(Pueraria lobata)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 本研究以野葛组培苗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因素对野葛毛状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基因型是野葛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高效建立的主要限制因子; 发根农杆菌菌株K599为最适宜的菌株; 以培养5−13代组培苗继代培养8天的第1−2节位刚展开的幼嫩叶片为最佳外植体材料, 预培养3天, 菌液侵染15分钟, 毛状根诱导率最高, 可达22.4%。野葛毛状根继代增殖的最佳培养方式为固体培养基培养, 其生长的毛状根鲜重是液体培养基生长的75倍; PCR检测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显示, GFP及rolB基因在野葛毛状根基因组中稳定表达, 共转化频率为80%。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野葛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 为野葛基因功能鉴定奠定基础。
曾文丹, 严华兵, 吴正丹, 尚小红, 曹升, 陆柳英, 肖亮, 施平丽, 程冬, 龙紫媛, 李婕宇.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野葛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植物学报, 2025, 60(3): 1-0.
Wendan Zeng, Huabing Yan, Zhengdan Wu, Xiaohong Shang, Sheng Cao, Liuying Lu, Liang Xiao, Pinli Shi, Dong Cheng, Ziyuan Long, Jieyu Li. Agrobacterium Rhizogenes-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Pueraria lobata.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25, 60(3): 1-0.
[1] | 李宇琛, 赵海霞, 姜希萍, 黄馨田, 刘亚玲, 吴振映, 赵彦, 付春祥.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蒙古冰草稳定遗传转化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 2024, 59(4): 600-612. |
[2] | 陈佳欣, 梅浩, 黄彩翔, 梁宗原, 全依桐, 李东鹏, 布威麦尔耶姆·赛麦提, 李欣欣, 廖红. 利用转基因毛状根高效培育大豆嵌合植株的方法[J]. 植物学报, 2024, 59(1): 89-98. |
[3] | 余晓敏, 王亚琴, 刘雨菡, 易庆平, 程文翰, 朱钰, 段枫, 张莉雪, 何燕红. 根癌农杆菌介导万寿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3, 58(5): 760-769. |
[4] | 杨澜, 刘雅, 项阳, 孙秀娟, 颜景畏, 张阿英. 谷子茎尖体外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与优化[J]. 植物学报, 2021, 56(1): 71-79. |
[5] | 徐悦,曹英萍,王玉,付春祥,戴绍军.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菠菜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19, 54(4): 515-521. |
[6] | 李俊华,刘世宇,李成龙,韩林林,董亚辉,张晓丽,赵喜亭,李明军. 铁棍山药微型块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19, 54(1): 72-80. |
[7] | 吴国栋, 修宇, 王华芳. 优化子叶节转化法培育大豆MtDREB2A转基因植株[J]. 植物学报, 2018, 53(1): 59-71. |
[8] | 任如意, 薛巨坤, 国会艳, 魏继承. 北玄参毛状根诱导及其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17, 52(6): 783-787. |
[9] | 王大鹏, 唐嘉泽, 邵明成, 张文彪, 王华芳. 胡杨组织培养叶片及插穗毛状根发生[J]. 植物学报, 2017, 52(2): 210-217. |
[10] | 施西子, 郭亚鹏, 施和平. 多效唑(PP333)对美洲商陆毛状根生长和商陆皂苷甲产生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16, 51(6): 801-806. |
[11] | 赵喜亭, 蒋丽微, 王苗, 朱玉婷, 张文芳, 李明军. 怀黄菊间接体胚受体再生体系的建立及CmTGA1的遗传转化[J]. 植物学报, 2016, 51(4): 525-532. |
[12] | 施和平, 王蓓, 杨树楠, 郭亚鹏. 五寸石竹毛状根诱导及其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16, 51(3): 363-368. |
[13] | 郭利军, 曾炳山, 刘英. 农杆菌介导巨桉Eg5高效遗传转化[J]. 植物学报, 2013, 48(1): 87-93. |
[14] | 刘宣雨, 王青云, 刘树君, 宋松泉. 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1, 46(2): 216-223. |
[15] | 付洪冰;崔崇士;赵曦;刘琦. 农杆菌介导南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10, 45(04): 472-47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