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韵1, 2, 吕燕文1, 2, 肖钰1, 2, 吴超1, 2, 胡新生1, 2*
1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州 510642; 2广东省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2
收稿日期:
2024-11-22
修回日期:
2025-01-16
出版日期:
2025-02-08
发布日期:
2025-02-08
通讯作者:
胡新生
基金资助:
Ziyun Wang 1, 2, Yanwen Lv 1, 2, Yu Xiao 1, 2, Chao Wu 1, 2, Xinsheng
Hu 1,
2*
1College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2Guangdong Key Laboratory for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Forest Plant Germplasm, Guangzhou 510642
Received:
2024-11-22
Revised:
2025-01-16
Online:
2025-02-08
Published:
2025-02-08
Contact:
Xinsheng Hu
摘要: 功能基因表达是连接基因编码信息与蛋白质产物的一个基本生命过程, 基因表达水平被视为介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一种数量性状, 在植物应对气候和环境变化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系统评述了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因子和试验证据, 包括转录因子和小RNA等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其次, 探讨了由基因表达数据进行的GWAS分析估计调控因子基因的eQTLs位置以及该方法的局限性。随后从理论上分析了在突变、漂变、选择和迁移过程下的种内基因表达变异与检验方法, 在突变-漂变过程下和在基于系统发育树的漂变-选择过程下的种间基因表达进化与检测方法。最后, 探讨了植物交配系统对基因表达进化的调控, 自交降低了有效群体大小、突变率、基因重组及外源花粉竞争, 改变了配子和合子阶段自然选择功效等, 间接地调控种内基因表达变异和种间基因表达进化。全文综合评述了目前理论和实际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这些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基因表达调控和进化机制。
王子韵, 吕燕文, 肖钰, 吴超, 胡新生. 植物基因表达调控与进化机制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4175.
Ziyun Wang, Yanwen Lv, Yu Xiao, Chao Wu, Xinsheng Hu. Advances in Regulation and Evolutionary Mechanisms of Plant Gene Expression.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DOI: 10.11983/CBB24175.
[1] | 王瑞武, 于云云, 朱其凯, 王超, 李敏岚, 韩嘉旭. 路径依赖的选择——统一自然选择与中性选择[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7): 24120-. |
[2] | 王淏, 钦鹏, 李仕贵. 水稻“混血杂交”群体揭示遗传互作奥秘[J]. 植物学报, 2024, 59(4): 529-532. |
[3] | 金恒镳. 从天择到人择: 在华莱士的肩膀上看地球的未来[J]. 生物多样性, 2023, 31(12): 23267-. |
[4] | 李晓明, 王兰芬, 唐永生, 常玉洁, 张菊香, 王述民, 武晶. 普通菜豆抗菜豆象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植物学报, 2023, 58(1): 77-89. |
[5] | 谭文清, 陈军, 才宏伟. 黑麦草生物学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6): 802-813. |
[6] | 肖钰, 王茜, 何梓晗, 李玲玲, 胡新生. 基于生物学物种定义探讨物种形成理论与验证的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5): 21480-. |
[7] | 王瑞武, 李敏岚, 韩嘉旭, 王超. 适合度的相对性与路径依赖的自然选择[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1): 21323-. |
[8] | 胡正艳, 郑全晶, 母其勇, 杜志强, 刘琳, 星耀武, 韩廷申. 不同纬度高蔊菜的交配系统和繁殖保障[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6): 712-721. |
[9] | 陈孙禄, 詹成芳, 蒋红, 李琳涵, 张红生. 水稻籽粒灌浆速率的分子机制与遗传调控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1, 56(1): 80-89. |
[10] | 张新新, 王茜, 胡颖, 周玮, 陈晓阳, 胡新生. 植物边缘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J]. 植物生态学报, 2019, 43(5): 383-395. |
[11] | 胡文昭, 赵骥民, 张彦文. 二态混合交配系统的适合度优势及其维持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4): 468-474. |
[12] | 魏铭,王鑫伟,陈博,宋程威,杜亮,肖建伟,林金星. 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家族功能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9, 54(1): 93-101. |
[13] | 田昊, 廖万金. 克隆生长对被子植物传粉过程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5): 468-475. |
[14] | 姚晓云, 王嘉宇, 刘进, 王棋, 姜鑫, 姜树坤, 徐正进. 粳稻蒸煮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 植物学报, 2016, 51(6): 757-763. |
[15] | 周镕, 王波, 杨睿, 李书, 樊琳琳, 曾千春, 罗琼. 粳稻子预44中稻瘟病数量抗性位点分析[J]. 植物学报, 2015, 50(6): 691-69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