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毕玲, 刘凤栾, 董爱香, 周晓阳, 马男, 赵梁军 (2012). 狗蔷薇类原球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核农学报 26, 270-274.
|
[2] |
蔡建荣 (2008). 山药组织培养褐化反应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4(8), 118-120.
|
[3] |
陈钢, 林兰英, 王建勤 (1994). 药用金线莲组培类原球茎研究初报. 福建中医药 25(4), 23-24.
|
[4] |
陈晓旋, 李洪波, 叶春海, 丰锋, 卢淑仪, 李柳菁 (2010). 文心兰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技术的优化. 热带作物学报 31, 1464-1468.
|
[5] |
崔广荣, 侯喜林,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刘跃成 (2007).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园艺学报 34, 431-436.
|
[6] |
崔广荣, 张子学, 张从宇, 胡能兵 (2009). 文心兰、蝴蝶兰类原球茎薄切片高频诱导PLBs.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3(2), 21-27.
|
[7] |
古碧珠, 刘柏涛, 何嘉碧, 梁红 (2008). 石斛兰和秋花独蒜兰种子的原球茎诱导及其生长分化.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1(4), 17-21.
|
[8] |
韩林林, 李俊华, 赵喜亭, 张晓丽, 宋志辉, 刘世宇, 李明军 (2016). 农杆菌介导的怀山药叶片瞬时表达方法的建立.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4(6), 135-139.
|
[9] |
韩晓勇, 闫瑞霞, 殷剑美, 张培通, 郭文琦, 李春宏 (2013). 铁棍山药组织培养快繁及试管珠芽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33, 2120-2125.
|
[10] |
洪森荣, 李明军 (2006).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怀山药种质的技术研究. 中草药 37, 1715-1718.
|
[11] |
姜福星, 刘凤栾, 赵梁军 (2012). 植物类原球茎的研究与应用. 核农学报 26, 478-483.
|
[12] |
江艳华, 李艾莲, 陈彩霞, 崔思然, 赵锋 (2013). 半夏类原球茎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9(19), 153-158.
|
[13] |
李海兵, 周娜, 赵姣, 李翔, 冯秋妍, 赵喜亭, 李明军 (2010). 怀山药种质资源的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与植株再生. 植物学报 45, 379-383.
|
[14] |
李纪强 (2013). 铁棍山药类原球茎诱导增殖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硕士论文.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 pp. 1-43.
|
[15] |
李明军 (1995). 多效唑——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学通报 12(2), 27-31.
|
[16] |
李明军 (2004). 怀山药组织培养及其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pp. 5-160.
|
[17] |
李明军, 陈明霞, 郭君丽, 洪森荣, 张晓丽, 徐鑫, 刘萍 (2004a). 生长调节物质和糖对怀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19, 69-72.
|
[18] |
李明军, 李金亭, 朱命炜, 张嘉宝 (1999). 怀山药的离体繁殖. 中草药 30, 296-298.
|
[19] |
李明军, 刘纪华, 张嘉宝, 施介村, 郭仲琛 (1997a). 多效唑(MET)在玉米组培中的作用. 作物学报 23, 759-761.
|
[20] |
李明军, 刘萍, 张嘉宝 (2000a). 怀山药微型块茎的离体诱导. 植物生理学通讯 36, 41-42.
|
[21] |
李明军, 刘欣英, 李萍, 张晓丽, 赵喜亭, 柳俊, 谢从华 (2008). 山药微型块茎诱导形成的影响因子研究. 中草药 39, 905-910.
|
[22] |
李明军, 薛建平, 陈明霞, 郭闽英, 邱卫花, 张嘉宝 (2000b). 不同因子对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广西植物 20, 156-160.
|
[23] |
李明军, 杨建伟, 张嘉宝 (1997b). 怀山药的茎段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报 33, 275-276.
|
[24] |
李明军, 张宝华, 王天亮, 张峰, 陈明霞, 张嘉宝 (2004b). 怀山药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见:陈振光. 全国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及工厂化生产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pp. 92-97.
|
[25] |
李明军, 张峰, 陈明霞, 于相丽 (2003). 怀山药病毒病的研究. 中草药 34, 附3-附5.
|
[26] |
李青 (2016). 绿色食品铁棍山药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 11, 31-32.
|
[27] |
林江波, 王伟英, 李海明, 吴水金, 邹晖, 李跃森, 戴艺民 (2016). 铁皮石斛茎段原球茎的诱导、分化与植株再生. 福建农业学报 31, 1075-1079.
|
[28] |
刘雯 (2014). 铁棍山药微型块茎形成的形态解剖及生理生化变化研究. 硕士论文. 新乡: 河南师范大学. pp. 1-34.
|
[29] |
刘晓芳, 黄闽敏, 姜敏, 牛俊丽 (2009). 离体培养春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因子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4(3), 88-90.
|
[30] |
罗剑飘, 吴坤林, 翁殊斐 (2015). 麒麟火焰兰叶片及根类原球茎的诱导研究. 浙江农业学报 27, 1173-1177.
|
[31] |
马林, 张玲, 李卫锋 (2004). 黄山药丛生芽诱导与植株快速繁殖. 生物技术 14(2), 53-54.
|
[32] |
彭晓英, 周朴华, 张良波, 彭尽晖, 周双德 (2010). 盾叶薯蓣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11, 629-634.
|
[33] |
乔永旭, 张永平, 陈超, 韩兴辉, 王旭, 刘桂萍 (2010). 蝴蝶兰组培苗类原球茎的诱导与分化. 北方园艺 (4), 138-141.
|
[34] |
王丽萍, 梁淑云 (2010). 铁皮石斛原球茎诱导与增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6, 265-268.
|
[35] |
许云, 高艳强, 高洪昌, 夏赟, 吴文嫱, 黄东益 (2014). 大薯类原球茎的离体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植物生理学报 50, 1027-1032.
|
[36] |
杨美纯, 周歧伟, 许鸿源, 卢美英 (2000). 外部因子对蝴蝶兰叶片原球茎状体发生的影响. 广西植物 20, 42-46.
|
[37] |
于倩, 李明军 (2004). 怀山药微型块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高频率再生. 生态学报 24, 1022-1026.
|
[38] |
詹忠根, 徐程, 张铭, 罗紫娟 (2005). 铁皮石斛离体根尖经体细胞胚再生植株研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31, 579-580.
|
[39] |
张超, 荣松, 张茜茜, 楼楠男 (2010). 基本培养基、碳源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1, 55-59.
|
[40] |
张瑞姿 (20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观赏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 (5), 39-40.
|
[41] |
张晓丽, 王医鹏, 刘雯, 郭晓博, 李书杰, 李明军 (2013). 铁棍山药试管苗快繁培养基的优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 123-126.
|
[42] |
张玉, 李艳敏, 张和臣, 王利民, 王慧娟, 张鸽香 (2012). 蝴蝶兰叶片诱导类原球茎初探. 河南农业科学 41, 126-128.
|
[43] |
张振霞, 叶静鹏, 郑莉, 陈贵豪, 郑玉忠 (2016). 广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44(2), 76-80.
|
[44] |
赵喜亭, 王苗, 邵换娟, 李翔, 李海兵, 李明军 (2012). 山药种质包埋玻璃化超低温保存再生植株的稳定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7, 234-238.
|
[45] |
Li MJ, Li JH, Liu W, Liu LY, Lu J, Niu J, Liu XY, Yang QX (2014). A protocol for in vitro production of microtubers in Chinese yam ( Dioscorea opposita). Biosci Biotechnol Bio- chem 78, 1005-1009.
|
[46] |
Li MJ, Zhao XT, Hong SR, Zhang XL, Li P, Liu J, Xie CH (2009). Cryopreservation of plantlet nodes of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using a vitrification method. CryoLetters 30, 19-28.
|
[47] |
Tian CW, Chen Y, Zhao XL, Zhao LJ (2008). Plant regene- ration through protocorm-like bodies induced from rhi- zoids using leaf explants of Rosa spp. Plant Cell Rep 27, 823-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