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25, Vol. 60 ›› Issue (5): 1-0.DOI: 10.11983/CBB25072 cstr: 32102.14.CBB25072
• 特邀综述 •
徐羽丰1,2, 周冕1,2*
Yufeng Xu1,2, Mian Zhou1,2*
摘要:
病原体的侵染严重威胁了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植物免疫系统在植物抵抗病原体侵染中发挥核心作用。自从2006年提出植物免疫系统主要由模式触发的免疫(PTI)和效应子触发的免疫(ETI)两层防御体系组成以来, 大量的研究工作聚焦于解析PTI和ETI中的关键受体/共受体、PTI和ETI信号通路的组分及其作用机制、植物免疫激素水杨酸和茉莉素的合成和信号转导, 逐步形成了以病原体识别、活性氧爆发、Ca2+内流、 MAPK级联信号转导以及下游防御基因的诱导表达为核心的复杂免疫调控网络。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植物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不仅受到转录调控, 其mRNA的稳定性、翻译效率和翻译产物也受到多种转录后调控机制的影响, 包括可变剪接、m6A修饰、小RNA、uORF和R-motif。该综述概述了植物免疫系统的组成和主要的调控通路及其组分, 详述了转录后调控对植物免疫的影响以及病原体对相关调控作用的干扰机制, 梳理了转录后调控作用元件在作物中的应用, 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分子育种的元件筛选方面提供了参考。
Key words: plant immunity, alternative splicing, m6A modification, small RNA, uO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