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俊1,李英菊2,罗巧玉3,马永贵3
收稿日期:
2025-06-12
修回日期:
2025-07-22
出版日期:
2025-07-30
发布日期:
2025-07-30
通讯作者:
吴玉俊
1, 1, 1,
Received:
2025-06-12
Revised:
2025-07-22
Online:
2025-07-30
Published:
2025-07-30
摘要: 解析植物抗病免疫机制是抗病作物育种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科学基础。光受体作为植物感知环境信号的核心组分,不仅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精细调控,还在植物与病原菌的互作中扮演关键信号枢纽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植物光受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作用方式,依赖COP1/SPA复合体、HY5、PIFs等一系列光信号调控元件,通过植物抗性防御基因的时空表达调控、防御激素的合成代谢调控等多层途径,实现了光信号与模式触发免疫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PTI) 和效应子触发免疫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ETI) 信号的精密整合,使植物能在有限的资源下巧妙地协同生长与免疫的平衡。近年来,光信号与植物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研究已逐渐成为植物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其交互机制的解析也为未来抗病作物的育种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聚焦于光受体整合调控植物免疫信号的分子机制,重点综述了光受体介导的免疫启动机制及其与免疫激素信号的时空动态整合模式。此外,本文还展望了光遗传学技术在解析光信号与免疫信号交互作用机制中的应用潜力,旨在为基于光信号调控元件的抗病作物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全新的理论依据和技术路径。
吴玉俊 李英菊 罗巧玉 马永贵. 光控植物免疫:从光信号通路到免疫应答的调控网络.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5108.
[1] | 苏晨, 牛钰凡, 徐航, 王希岭, 于英俊, 何雨晴, 王雷. 生物钟与光温环境信号互作网络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5, 60(3): 315-341. |
[2] | 景艳军, 林荣呈. 蓝光受体CRY2化身“暗黑舞者”[J]. 植物学报, 2024, 59(6): 878-882. |
[3] | 王琪, 吴允哲, 刘学英, 孙丽莉, 廖红, 傅向东. 类受体激酶调控水稻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3, 58(2): 199-213. |
[4] | 和璐璐, 张萱, 章毓文, 王晓霞, 刘亚栋, 刘岩, 范子莹, 何远洋, 席本野, 段劼. 辽东山区不同坡向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特征与林木生长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1): 1523-1539. |
[5] | 张宏祥, 闻志彬, 王茜. 新疆野苹果种群遗传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9): 1098-1108. |
[6] | 朱瑞良, 马晓英, 曹畅, 曹子寅. 中国苔藓植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7): 22378-. |
[7] | 王雷, 种康. 鱼和熊掌的选择: 反向重复序列变异介导的玉米环境适应与产量平衡[J]. 植物学报, 2022, 57(5): 555-558. |
[8] | 李聪, 齐立娟, 谷晓峰, 李继刚. 植物光信号途径重要新调控因子TZP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5): 579-587. |
[9] | 马朝峰,戴思兰. 光受体介导信号转导调控植物开花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9, 54(1): 9-22. |
[10] | 魏华, 王岩, 刘宝辉, 王雷. 植物生物钟及其调控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8, 53(4): 456-467. |
[11] | 景艳军, 林荣呈. 我国植物光信号转导研究进展概述[J]. 植物学报, 2017, 52(3): 257-270. |
[12] | 刘明雪, 孙梅, 王宇, 李玉花. 植物UV-B受体及其介导的光信号转导[J]. 植物学报, 2012, 47(6): 661-669. |
[13] | 王雨, 叶又茵, 林茂, 陈兴群. 南海北部夜光藻种群的时空分布及其环境适应性[J]. 生物多样性, 2012, 20(6): 685-692. |
[14] | 王静 王艇. 高等植物光敏色素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和进化特征[J]. 植物学报, 2007, 24(05): 649-658. |
[15] | 赵小英 秦玉芝 刘选明 唐冬英. 植物蓝光反应突变体分子生物学研究[J]. 植物学报, 2005, 22(01): 63-6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