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美豆梨杂种幼胚挽救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植物学报
2024, 59 (5):
800-809.
DOI: 10.11983/CBB23152
以北美豆梨(Pyrus calleryana cv. ‘Cleveland’)杂种幼胚为材料, 系统开展了杂种幼胚灭菌、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增殖和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 4°C低温贮藏21天的杂种幼胚萌发率最高, 为67.23%; 幼胚最佳灭菌处理为75%乙醇灭菌30秒, 10% H2O2和0.1% HgCl2分别消毒10和14分钟; 最适幼胚萌发培养基为1/2MS+4.0 mg·L-1 6-BA+0.5 mg·L-1 NAA, 萌发率达89.67%; 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1/2MS+1.0 mg·L-1 IBA+1.0 mg·L-1 6-BA, 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3.33%; 最佳分化培养基为1/2MS+0.2 mg·L-1 IBA+2.0 mg·L-1 6-BA, 再生频率为87.44%; 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1.5 mg·L-1 6-BA+0.1 mg·L-1 IBA, 增殖率为100%; 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20 g·L-1蔗糖+1.0 g·L-1 活性炭+1.5 mg·L-1 IBA+0.05 mg·L-1 NAA, 生根率为82.63%。该研究为北美豆梨杂交种质资源高效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
表2
启动培养的实验方案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将消毒后的杂交种子于无菌操作台上剥去种皮, 划出伤口, 接种在启动培养基上, 探究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北美豆梨种胚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表2)。每处理接种10瓶, 每瓶接种6个种胚, 重复3次, 每20天继代1次。接种后持续观察并记录各处理种胚的大小和颜色等。培养30天后分别记录愈伤组织诱导率、愈伤组织量和愈伤组织形态。45天后记录并计算分化率和再生芽数。
C1-C15分别代表不同处理的编号。6-BA和IBA同
D1-D9分别代表不同处理的编号。AC: 活性炭。NAA和IBA同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B1-B9同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C1-C15同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IBA同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