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过刊浏览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审稿流程
历史沿革
历年审稿专家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数据政策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长英文摘要撰写模板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远程办公区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读者服务区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知识体系
仪器设备
更多...
试剂耗材
更多...
技术服务
更多...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友情链接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1999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1999-03-20
专论与综述
C3植物中C4途径的研究进展
李卫华 郝乃斌 戈巧英 张其德
植物学报. 1999, 16(02): 97-106.
摘要
(
2463
)
PDF
(576KB) (
142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综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发现及研究现状;阐述了C3植物中C4途径的几种作用机理;根据C3植物中C4途径的存在,探讨了改造C3植物的遗传特性;并展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
植物防御反应中活性氧的产生和作用
蔡以滢 陈珈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07-112.
摘要
(
2700
)
PDF
(309KB) (
174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活性氧在植物抗病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其在防御反应中的产生和作用进行简要的论述。
韧皮部运输和防御作用的分子机理
卢善发 宋艳茹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13-121.
摘要
(
2141
)
PDF
(462KB) (
176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韧皮部是维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机械支持以及防御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建立了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韧皮部运输和防御功能特别是碳水化合物装载和卸出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克隆出一些特异基因,初步阐明了韧皮部装载的分子机制,取得可喜进展。本文综述了一些相关研究结果,并提出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植物细胞质膜H+-ATPase的结构与功能
邱全胜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22-126.
摘要
(
3535
)
PDF
(227KB) (
108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细胞质膜H+-ATPase属于P型质子泵。由该酶产生的跨膜电化学梯度是物质跨膜运输的原初动力。研究表明,质膜H+-ATPase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被称为植物细胞的“主宰酶”。近年,关于该酶的生化特性,基因表达与调控以及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对质膜H+-ATPase的生化特性,分子结构,调节机制和生理功能等进行了综述。
转基因植物中RNA介导病毒抗性
于湄 叶长明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27-130.
摘要
(
2275
)
PDF
(202KB) (
113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1986年以来,利用病毒外壳蛋白及其它基因转化植物,获得具抗病毒能力的植株,已有大量成功的报道。以前,一直认为是病原体来源的基因引发抗性,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转基因植物中转化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病毒抗性程度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因此有人提出转基因植物抗性获得与病毒RNA特异性降解有关的机制。本文对RNA介导抗性机制进行讨论。
生物诱导子调节植物组织次生代谢
刘春朝 王玉春 赵兵 徐霞 欧阳藩 叶和春 李国凤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31-137.
摘要
(
2111
)
PDF
(341KB) (
15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论述了生物诱导子对植物组织次生代谢的调节作用,包括生物诱导子的作用机制、生物诱导子的来源和种类以及生物诱导子的应用。
紫杉醇生物合成的研究
王伟 钟英长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38-149.
摘要
(
2677
)
PDF
(508KB) (
182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抗癌新药紫杉醇是具有萜类环状结构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紫杉醇的生物合成对于人为定向地提高合成效率以及克隆重组合成中的关键酶基因,进而提高紫杉醇的合成量,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基础工作。本文以植物和微生物的次生代谢及其主要代谢途径为知识背景,介绍了紫杉烷类物质的基本结构及其结构骨架的分类情况,综述了近年来围绕紫杉醇二萜骨架和侧链基团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进展,对合成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胞间连丝与大分子物质的胞间转移
张孝英 杨世杰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50-156.
摘要
(
2680
)
PDF
(348KB) (
101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细胞器,是细胞间通讯的直接途径。一般认为,胞间连丝允许通过物质的分子量上限(SEL)是800~1000 Da.近年来研究的许多证据表明,胞间连丝的SEL随组织种类及其生理状况而异。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如病毒运动蛋白与胞间连丝相互作用,使病毒通过胞间连丝转移。玉米突变体 kn1基因异常表达的KN1可使包括表皮在内的各层组织结瘤,KN1是细胞间移动的信息物,P-蛋白可由伴胞通过胞间连丝转移到筛管。某些组织中胞间连丝很高的SEL和发育过程胞间连丝SEL的变化可能在植物发育调控中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大分子通过胞间连丝转移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高等植物开花研究现状筒述
赵大中 雍伟东 种康 谭克辉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57-162.
摘要
(
2516
)
PDF
(307KB) (
181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阐述了高等植物开花(包括光周期和春化作用,花序分生组织形成和花发端,以及花器官发生和发育)研究的一些进展,着重介绍了花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方面的研究成果。
藻类光合作用PSI色素蛋白复合物结构及长波荧光特性
陈敏 李爱芬 周百成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63-170.
摘要
(
2374
)
PDF
(349KB) (
140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综述了藻类光合作用PSI色素蛋白复合物结构及长波荧光特性的研究进展,并同高等植物进行了比较。藻类PSI结构和长波荧光的多样性同高等植物PSI的同一性形成鲜明对比。认为藻类PSI的这种多样性可能具有门类特征。对藻类和高等植物的PSI进行比较研究,将有助于了解PSI的结构、功能和进化。
木本植物蛋白提取和SDS-PACE分析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谷瑞升 刘群录 陈雪梅 蒋湘宁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71-177.
摘要
(
3596
)
PDF
(1647KB) (
206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几种木本植物上对4种常用蛋白提取方法、4种凝胶染色和脱色方法及影响蛋白定量和SDS-PAGE电泳的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利用改良丙酮沉降法提取蛋白,不仅提取效率高,而且杂质干扰少,得到的电泳结果,蛋白条带清晰,数量多;将常规凝胶染色和脱色液中的乙醇改用为甲醇可大大改善染色和脱色效果,获得了没有背景或背景很浅的电泳结果。通过研究确定了一套优化的适用于木本植物的蛋白提取、定量、凝胶制备、电泳、染色、脱色以及干胶制备的方法。利用这一优化方法对胡杨细胞盐胁迫蛋白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与高水平盐胁迫有关的66kD蛋白和与盐胁迫和干旱胁迫均有关的28kD蛋白,获得了满意的蛋白SDS-PAGE分析结果。
研究报告
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精油成分
夏文孝 何伟 文光裕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78-181.
摘要
(
2405
)
PDF
(97KB) (
152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鉴定了杭州产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叶和花序的精油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异大香叶烯-D。
呲效隆对花生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娘辉 陈汝民 黄群声 潘瑞炽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82-185.
摘要
(
2281
)
PDF
(150KB) (
148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花生结荚期施用0.1~10 mg/L吡效隆(4PU-30)溶液,能增加叶片的厚度,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促使叶片中的同化物向荚果运输和积累增多,从而促进了荚果生长和发育,使结荚率、饱果率以及百果重和百仁重增加,最终使单株荚果产量增产12.6%左右,吡效隆的最适浓度为 1 mg/L。
技术与方法
热分析方法及裂解气相色谱在树木分类上的试探性研究
赵群金 蒋新元 杨志高 申初联 刘 义 屈松生
植物学报. 1999, 16(02): 186-191.
摘要
(
1217
)
PDF
(193KB) (
50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热分析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自动连续跟踪物质的物理性质与温度关系的一类技术。尤其是差热分析和热重法与其他手段联合,可用于化合物稳定性、分解机理和相转变等方面的研究。由于种子是一个复杂化合物的有机体,我们期望发现各不同种子化合物之间在成份上和组成方式上的共性和差异性,从热化学的角度对木本植物进行热化学分类。我们选用针叶类两个科(松科、杉木科)的种子进行了DTA、TG、550℃裂解气相色谱分析;300℃逸出成份分析,发现松科种子DTA图上在240±5℃有一个共同的吸热峰,而杉木则出现在320±5 ℃。TG曲线同科的不同种之间非常相似,逸出成份分析和裂解气相色谱分析同科的不同种之间也具共同特征,且又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分类方法是可靠的,且可为树木(或植物)分类学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