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历史沿革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基金项目著录格式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图片展示
更多...
远程办公区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读者服务区
最新录用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OA文章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
主管:
中国科学院
主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协办:
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测绘局
NCBI
中国精品学术期刊双语出版数据库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1999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9-05-20
专论与综述
森林动态模型概论
桑卫国 马克平 陈灵芝 郑豫
植物学报. 1999, 16(03): 193-200.
摘要
(
1353
)
PDF
(1803KB) (
85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讨论了模拟森林林分动态变化的模型,并把模型分为森林生长模型和演替模型。森林生长模型包括:全林分模型、林分级模型和单木模型;演替模型包括马尔可夫类模型和林窗模型。文中给出了演替模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性,在比较早期和最新发展的林窗模型后,叙述了林窗模型的新进展。生长和演替模型的结构和数据要求不同决定了它们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适应性,最后指出模型将向综合总体方向发展。
中国的盐生植物
赵可夫 李法曾 樊守金 冯立田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01-207.
摘要
(
2470
)
PDF
(302KB) (
117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主要讨论了有关中国盐生植物的五个方面的问题:(1)中国盐生植物的种类;(2)中国盐生植物的类型;(3)中国盐生植物的植被类型;(4)世界盐生植物名录中漏录的中国盐生植物;(5)中国盐生植物的经济潜势。最后还讨论了我国今后盐生植物研究方向和重点。
泛肽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 一 系统组成 底物识别与蛋白质泛肽化
朱经春 王台 陈克成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08-218.
摘要
(
1987
)
PDF
(4656KB) (
66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泛肽(Ubiquitin 简称Ub)是一个由7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非常保守的小蛋白质。泛肽依赖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Ubiquitin-dependebt proteiytic pathway)是目前已知的最重要的、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途径。泛肽系统由Ub、Ub活比酶、Ub结合酶、Ub-蛋白质连接酶、Ub-C末端水解酶和26S蛋白酶体组成。本文详细地介绍了泛肽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种类、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泛肽化及其降解机制和底物识别模式。
维管组织分化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卢善发 宋艳茹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19-227.
摘要
(
1381
)
PDF
(468KB) (
55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综述了维管组织分化研究的—些重要结果,包括维管组织分化调节、细胞壁蛋白及其基因特异表达、次生壁加厚过程中微管蛋白和木质素合成、与细胞自溶作用相关的酶以及—些维管组织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
高等植物防卫反应的信号传导
周建明 朱群 白永延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28-237.
摘要
(
1266
)
PDF
(545KB) (
56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高等植物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卫反应包括植物细胞对病原菌的识别,胞内信号的转换与传导,防卫反应的开启与SAR抗性的形成等。本文对高等植物防卫反应信号传导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植物离体培养中器官发生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谷瑞升 蒋湘宁 郭仲琛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38-244.
摘要
(
1425
)
PDF
(411KB) (
7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就离体培养的植物组织对生长调节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外源生长调节物质对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内源激素对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的调控,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基因与器官发生的关系,与器官发生有关的基因和特异蛋白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植物镁素营养的研究进展
汪洪 褚天铎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45-250.
摘要
(
1247
)
PDF
(298KB) (
51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总结近些年来有关镁素营养研究应用。详细综述植物对镁的吸收、镁在植物体内的分配与运输、镁的生理作用、植物体内镁与一些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植物的磷营养:磷酸盐运转系统及其调节
宋克敏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51-256.
摘要
(
1404
)
PDF
(302KB) (
61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对近年来植物磷营养中有关Pi运转系统及其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并对今后有关的研究趋势作了初步展望。
高等植物脱落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李玲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57-261.
摘要
(
1073
)
PDF
(198KB) (
65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介绍了近年来在高等植物体内脱落酸生物合成途径和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
研究报告
氮素形态对烤烟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郭培国 陈建军 郑燕玲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62-267.
摘要
(
1229
)
PDF
(302KB) (
54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1996~1997年连续二年进行了固定氮素用量,改变铵态、硝态氮肥的施用比例试验,对烤烟的一些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烤烟生长前、中期,增施铵态氮施用比例,烤烟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但达100%铵态氮时,叶绿素含量反而下降,低于施用50%和75%铵态氮的处理;在烤烟生长后期.功能叶片叶绿素含量基本上与施用铵态氮比例高低—致,以100%铵态氮处理的叶绿素含量最高。另外增加铵态氮施用比例,烤烟功能叶片的希尔反应活性及光合磷酸化活性有所提高,但P/O比值基本不变。从叶绿素诱导荧光动力学特征参数及比值情况来看:增加铵态氮施用比例,Fm和Fv值升高;几种荧光参数的比值如Fd/Fs、Fv/Fo、Fv/Fm比值有所上升,但均以25%硝态氮+75%铵态氮的处理最高;并且其烤后烟叶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
核酸代谢抑制剂对水稻光敏核不育性的影响
贺超兴 谭克辉 白书农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68-270.
摘要
(
1212
)
PDF
(148KB) (
44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稻穗分化的二次枝梗期后,观察比较了叶片喷施核酸代谢抑制剂5-FU对水稻光敏核不育性及幼穗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日照下,5-FU在使农垦58S穗长缩短、颖花数减少的同时,却使其抽穗提前,可育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5-FU处理还使农垦58的抽穗被完全阻止。在短日照下,5-FU处理则使农垦58S与农垦58在穗长与颖花数减少的同时,其抽穗反被延迟,可育性受到抑制而结实率显著降低,上述效应还可被随后施用的恢复剂乳清酸所弱化。因此可以认为光敏核不育现象与稻穗发育中核酸代谢的改变有关。
DPC和KH2PO4 浸种对棉花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杨兴洪 王伟 邹 琦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71-273.
摘要
(
1250
)
PDF
(145KB) (
7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利用缩节安(DPC)和磷酸二氢钾(KH2PO4)单独和混合浸种的方法,对棉籽播前浸种处理,可以增加棉花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PS Ⅱ光化学活性和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以及叶片光合速率。DPC和KH2PO4混合处理的效果优于单独浸种处理。
褐藻77 K荧光特异性研究
李爱芬 陈敏 周百成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74-279.
摘要
(
1196
)
PDF
(254KB) (
59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测定了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囊藻、海蒿子、鼠尾藻、萱藻和水云等8种褐藻的77K荧光光谱并同菠菜和红藻条斑紫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红藻和高等植物明显不同,褐藻没有作为PSⅠ特征的730 nm荧光峰。按荧光主峰的波长,可以分为二种类型:裙带菜、叉开网地藻、海带和囊藻的荧光主峰位于690 nm,海蒿子、萱藻、水云和鼠尾藻的荧光主峰在705-720 nm。这种77K荧光特异性预示褐藻同高等植物之间在PSⅠ结构上的差异。
多胚苗水稻APIV不同颖花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研究
黄群策 孙敬三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80-283.
摘要
(
1094
)
PDF
(206KB) (
43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APIV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与其颖花和种子的发育季节以及颖花的着生部位有一定关系。在夏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其多卵频率和多胚苗频率均比较低,而在秋季条件下抽穗开花则比较高。在同一稻穗中的多卵和多胚苗频率,强势颖花要明显地高于弱势颖花。在同—季节抽穗开花的主穗和分蘖穗之间,其颖花内的多卵频率不存在明显差异,多胚苗频率的差异也不明显。
水稻84-15细胞胚胎学的研究
陈建三 赵世绪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84-287.
摘要
(
1056
)
PDF
(3715KB) (
6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粳稻品种84-15是非洲长花药野生稻(O.longistaminata)和栽培稻80-6195杂交,在杂种第三代出现的不分离粳稻品系。它们的杂种F10代农艺性状保持整齐—致(赵世绪,1990;陈建三,1995)。它比水稻品种郑粳107增产 22.2%。用粳稻84-15与水稻喜峰杂交,在杂种第二代选育出中新一号比秋光增产11%,已种植F10代农艺性状保持—致。为了证实粳稻84-15固定杂种优势的原因,我们进行了细胞胚胎学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粳稻84-15珠心胚生殖现象(陈建三,1988;1990;1991)。本文旨在进一步研究此种现象。
韭菜的小孢子四分体微核和核型的初步研究
张长顺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88-292.
摘要
(
1140
)
PDF
(2094KB) (
5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研究了昆明栽培的韭菜的小孢子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多数小孢子的染色体数目n=16,少数是非整倍体,核型公式为n=2x=16=14m+2st(SAT)。同时观察了韭菜的育性和小孢子四分体微核情况,育性和四分体微核率分别为48%、23.6%。上述结果说明韭菜的核型与前人曾报道过的韭菜的核型—样是同源四倍体。
LaCl3对水稻幼苗生长 两种酶的活性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陈为钧 顾月华 赵贵文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93-296.
摘要
(
1303
)
PDF
(127KB) (
45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用不同浓度的LaCl3处理水稻种子,结果表明,当LaCl3浓度在0.1~1.0 mg/L时可提高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上升,过氧化物酶和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下降。但随LaCl3浓度提高,则抑制幼苗生长,细胞有丝分裂减缓,两种酶活性均增加。且随浓度提高,其作用效果急剧加大。
湿沙催芽对脱毒马钤薯原种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路鹏 陈伟烈 谢宗强 邹万喜
植物学报. 1999, 16(03): 297-303.
摘要
(
1457
)
PDF
(287KB) (
59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通过对脱毒荷兰马铃薯原原种(品种名:Favorita 拉丁名:Solanum tuberosum L.)在播种前进行的两种不同催芽处理的对比试验,发现湿沙催芽的种薯生长势及单株产量明显高于普通散射光催芽的种薯。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上部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了地上部茎数;提高了茎的生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生长量),植株高度明显高于昔通催芽的种薯;主茎叶龄的增长速率虽然相同,但经过湿沙催芽种薯主茎叶龄比未经湿沙埋藏处理的提前生长一片叶。湿沙催芽对种薯地下部分生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了单株结薯数和单个薯块的均匀度。在脱毒马铃薯种薯生产序列中(原原种→原种→生产种)湿沙催芽对马铃薯原种的薯块形体和产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森林次生演替优势种苗木的光可塑性比较研究
杨小波 王伯荪
植物学报. 1999, 16(03): 304-309.
摘要
(
1233
)
PDF
(251KB) (
47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从研究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随着光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规律出发,来探讨森林次生演替优势种苗木的光可塑性大小和对弱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各种苗木的叶绿素含量都随着光强度变弱而增加,但如果较长时间生长在弱光环境中,由于叶绿素的合成小于分解,其含量也会逐渐变小。不同的演替阶段优势种苗木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或减少在量上有一定的区别。以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环境变化的测定值为指标,用模糊数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苗木的耐荫性大小顺序是演替后期种(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演替过渡种(藜蒴 Castanopsis fissa)>演替过渡种(荷木 Schima superba)>演替先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且藜蒴和荷木很接近,稍靠近黄果厚壳桂。马尾松和荷木的RuBP羧化酶活性随着生长环境的光强度的增加,其活性有所增加;但黄果厚壳桂的相应值是在每日直照光1h的光环境中最高。除马尾松外,演替过渡种和后期种的苗木都是在每日直照光1 h的光环境中生长最好,这和每日短期照光提高RuBP羧化酶活性的(与没有直照光的环境相比较)同时又不分解叶绿素、不降低其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台湾林檎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刘仁林 张勤生
植物学报. 1999, 16(03): 310-312.
摘要
(
1306
)
PDF
(117KB) (
58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台湾林檎(Malus doumeri(Bois.) chev.)是蔷薇科苹果属植物。主要对其生长发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掌握它的生长发育规律,为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银杏文献矛盾分析
程水源 顾曼如 束怀瑞
植物学报. 1999, 16(03): 313-317.
摘要
(
1241
)
PDF
(248KB) (
40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通过阅读分析近500篇银杏文献后发现:在银杏(Ginkgo biloba)文献中有许多数据和说法等相矛盾的地方,分析了产生矛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矛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