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浩, 李佩芳, 郭至辉, 刘春林, 阮颖. 银扇草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4, 59(3): 433-440. |
[2] |
韩大勇, 李海燕, 张维, 杨允菲. 松嫩草地全叶马兰种群分株养分的季节运转及衰老过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2): 192-200. |
[3] |
谢纯刚, 刘哲, 章书声, 胡海涛. 手指柠檬茎段离体再生体系建立[J]. 植物学报, 2023, 58(6): 926-934. |
[4] |
逯锦春, 曹丽娜, 佟冠杰, 王鑫颖, 张利英, 喻锌, 李荟芳, 李彦慧. 大花银莲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2, 57(2): 217-226. |
[5] |
李孟悦, 刘柳, 刘艳, 张晓曼. 毛报春(Primula × pubescens)腋芽再生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1, 56(6): 732-739. |
[6] |
李艳敏, 蒋卉, 符真珠, 张晶, 袁欣, 王慧娟, 高杰, 董晓宇, 王利民, 张和臣. 芍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发生[J]. 植物学报, 2021, 56(4): 443-450. |
[7] |
罗钱, 张燕莎, 欧静. 郁金樱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 2021, 56(4): 451-461. |
[8] |
岳建华, 董艳, 王小画, 孙佩霞, 王思颖, 张新年, 张琰. 早花百子莲叶片器官发生和胚胎发生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0, 55(5): 588-595. |
[9] |
邓莎, 吴艳妮, 吴坤林, 房林, 李琳, 曾宋君. 14种中国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特性和人工繁殖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3): 385-400. |
[10] |
罗虹, 温小蕙, 周圆圆, 戴思兰. 芳香堆心菊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20, 55(3): 318-328. |
[11] |
张文婷,何燕红,舒宁,邢景景,刘宝骏,包满珠,刘国锋. 金黄花滇百合植株再生与离体快繁技术体系的建立[J]. 植物学报, 2019, 54(6): 773-778. |
[12] |
唐凤鸾,赵健,赵志国,夏科,仇硕. 走马胎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 植物学报, 2019, 54(3): 378-384. |
[13] |
咸洋,董昕,解孝满,吴丹,韩彪,王艳. 光照和温度对红花槭限制生长保存的影响[J]. 植物学报, 2019, 54(1): 64-71. |
[14] |
安佰义, 郭才南, 包文慧, 李凤飞, 赵赫, 陈丽, 安丰云. 白檀离体快繁技术[J]. 植物学报, 2018, 53(5): 693-699. |
[15] |
秦声远, 戎俊, 张文驹, 陈家宽. 油茶栽培历史与长江流域油茶遗传资源[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4): 384-3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