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25, Vol. 60 ›› Issue (4): 656-663.DOI: 10.11983/CBB25031 cstr: 32102.14.CBB25031
• 教学研讨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5-02-28
接受日期:
2025-04-02
出版日期:
2025-07-10
发布日期:
2025-04-02
通讯作者:
*饶玉春, 博士/博士后, 教授, 博士生导师。“双龙学者”特聘教授, 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拔尖人才(2022年), 金华市青年拔尖人才(2023年), 浙江省发明协会理事、植物遗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作物学会会员, 浙江省遗传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 Bulletin和New Phytologist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以合作者身份在Nature Plants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转基因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第一完成人)。E-mail: ryc@zjnu.cn
基金资助:
Menglu Wei, Jinyue Li, Yuchun Rao*()
Received:
2025-02-28
Accepted:
2025-04-02
Online:
2025-07-10
Published:
2025-04-02
Contact:
*E-mail: ryc@zjnu.cn
摘要: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 承担着通过推动教育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高校植物科学领域创新型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存在教学形式与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相分离、培养模式不规范以及评价体系不合理等结构性短板。学科竞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 在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创新素质与能力4个层面, 对学生创新潜能的激发与创新能力的锻炼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该文以浙江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培养模式为例, 探讨如何将学科竞赛有机融入植物科学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从课程建设、管理体系、师资队伍、激励与评价机制等多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并展示了育人实践成效, 以期为同类院校植物科学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参考。
魏梦璐, 李锦粤, 饶玉春. 基于“以赛促创”的植物科学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植物学报, 2025, 60(4): 656-663.
Menglu Wei, Jinyue Li, Yuchun Rao. Cultivating Innovative Student Talents for Plant Science Through the Program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by Competition”.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25, 60(4): 656-663.
[1] |
陈凡, 顾红雅, 漆小泉, 林荣呈, 钱前, 萧浪涛, 杨淑华, 左建儒, 白永飞, 陈之端, 丁兆军, 王小菁, 姜里文, 种康, 王雷 (2024). 2023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59, 171-187.
DOI |
[2] | 方华梁, 何娟晖, 孙娜 (2024). 我国新型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困境及优化策略. 黑龙江高教研究 42(12), 25-31. |
[3] | 胡鞍钢, 周绍杰 (2025). 中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评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doi: 10.12120/bju-tskxb202504000. |
[4] |
胡心怡, 穆丹, 张惠雯, 秦华光, 白雅茹, 龙洪婕, 徐颖睿, 张雯菁, 邓洋, 周洲, 胡洁怡, 毕晨悦, 沈昭阳, 孙廷哲, 饶玉春 (2024). 基于高校植物学课程的生物科普教育探索. 植物学报 59, 1054-1062.
DOI |
[5] | 李兴光 (2020). 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 博士论文.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pp. 1-161. |
[6] | 李亚东 (2020). 战略谋划携手共建: 开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新局面——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成立大会学术报告综述. 高教发展与评估 36(1), 36-46. |
[7] | 刘广乐 (2021). 农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 博士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pp. 1-179. |
[8] | 刘璇 (2022).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科技创新价值共创路径研究. 硕士论文. 西安: 西安工业大学. pp. 1-55. |
[9] | 秦晓梁, 高雪纯, 赛娜, 王庆, 冯永忠 (2022). 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为例. 中国林业教育 40(1), 6-10. |
[10] | 唐玉斌 (2018). 知识经济背景下如何加速发展高校的科学教育. 科技资讯 16(27), 132-134. |
[11] | 谢小芳, 陈煜, 林向民 (2021). 基于实践能力提升为本位的植物学实验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论坛 (38), 46-49. |
[12] | 曾月征, 袁乐平 (2016). 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统计与决策 (18), 55-58. |
[13]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白皮书. 北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pp. 21-50. |
[14] | Clark SG, Wallace RL (2015). Integr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ity: concepts, frameworks, and education. Policy Sci 48, 233-255. |
[15] | Fan F, Song TY, Zhai XQ (2024). Educ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alent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China. Reg Sci Environ Econ 1, 60-77. |
[16] | Haruyama T, Hashimoto KI (2020). Innovators and imitators in a world economy. J Econ 130, 157-186. |
[17] | Liu LB, Wan LH (2024). Innovative models for enhanced student adap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i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PLoS One 19, e0307221. |
[1] | 顾红雅, 陈凡, 林荣呈, 漆小泉, 杨淑华, 陈之端, 陈学伟, 丁兆军, 萧浪涛, 左建儒, 姜里文, 白永飞, 种康, 王雷. 2024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5, 60(2): 151-171. |
[2] | 陈凡, 顾红雅, 漆小泉, 林荣呈, 钱前, 萧浪涛, 杨淑华, 左建儒, 白永飞, 陈之端, 丁兆军, 王小菁, 姜里文, 种康, 王雷. 2023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4, 59(2): 171-187. |
[3] | 杨淑华, 钱前, 左建儒, 顾红雅, 漆小泉, 林荣呈, 陈凡, 王小菁, 萧浪涛, 白永飞, 姜里文, 王雷, 陈之端, 种康, 王台. 2022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3, 58(2): 175-188. |
[4] | 程卓, 张晴, 龙春林. 民族植物学研究现状(2017-2022)[J]. 生物多样性, 2022, 30(7): 22372-. |
[5] | 陈凡, 顾红雅, 漆小泉, 钱前, 左建儒, 杨淑华, 陈之端, 王雷, 林荣呈, 姜里文, 王小菁, 萧浪涛, 白永飞, 种康, 王台. 2021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2): 139-152. |
[6] | 顾红雅, 左建儒, 漆小泉, 杨淑华, 陈之端, 钱前, 林荣呈, 王雷, 萧浪涛, 王小菁, 陈凡, 姜里文, 白永飞, 种康, 王台. 2020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1, 56(2): 119-133. |
[7] | 左建儒, 漆小泉, 林荣呈, 钱前, 顾红雅, 陈凡, 杨淑华, 陈之端, 白永飞, 王雷, 王小菁, 姜里文, 萧浪涛, 种康, 王台. 2019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0, 55(3): 257-269. |
[8] | 钱前, 漆小泉, 林荣呈, 杨淑华, 董爱武, 左建儒, 陈凡, 萧浪涛, 顾红雅, 陈之端, 白永飞, 王小菁, 王雷, 姜里文, 种康, 王台. 2018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9, 54(4): 405-440. |
[9] | 陈凡, 钱前, 王台, 董爱武, 漆小泉, 左建儒, 杨淑华, 林荣呈, 萧浪涛, 顾红雅, 陈之端, 姜里文, 白永飞, 孔宏智, 种康. 2017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8, 53(4): 391-440. |
[10] | . 2016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7, 52(4): 394-452. |
[11] | 杨淑华, 王台, 钱前, 王小菁, 左建儒, 顾红雅, 姜里文, 陈之端, 白永飞, 孔宏智, 陈凡, 萧浪涛, 董爱武, 种康. 2015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6, 51(4): 416-472. |
[12] | 种康, 王台, 钱前, 王小菁, 左建儒, 顾红雅, 姜里文, 陈之端, 白永飞, 杨淑华, 孔宏智, 陈凡, 萧浪涛. 2014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5, 50(4): 412-459. |
[13] | 黄宏文, 段子渊, 廖景平, 张征. 植物引种驯化对近500年人类文明史的影响及其科学意义[J]. 植物学报, 2015, 50(3): 280-294. |
[14] | 袁明, 瞿礼嘉, 王小菁, 钱前, 杨维才, 王台, 孔宏智, 蒋高明, 种康. 2013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4, 49(4): 347-406. |
[15] | 钱前, 瞿礼嘉, 袁明, 王小菁, 杨维才, 王台, 孔宏智, 蒋高明, 种康. 2012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3, 48(3): 231-28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