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水稻中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OsACS和OsACO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夏婧, 饶玉春, 曹丹芸, 王逸, 柳林昕, 徐雅婷, 牟望舒, 薛大伟
植物学报    2024, 59 (2): 291-301.   DOI: 10.11983/CBB23143
摘要   (402 HTML25 PDF(pc) (1383KB)(371)  

乙烯在调控水稻(Oryza sativa)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乙烯生物合成的第1步是甲硫氨酸转化为S-腺苷甲硫氨酸(SAM), 然后在ACC合酶(ACS)的催化下合成乙烯前体物质ACC, 最后通过ACC氧化酶(ACO)生成乙烯。该文综述了水稻乙烯生物合成途径中2个关键酶OsACS和OsACO在转录及翻译后的调控机制, 提出了一些未解决的问题, 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期加深人们对乙烯生物合成复杂机制的理解。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8 AtACO2与OsACOs蛋白序列比对
蓝色星号表示拟南芥AtACO2中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点C63和C168; 红色方框表示水稻OsACOs与拟南芥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点为C168。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在拟南芥中, 已发现AtACO2含有2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63和C168, 可能与翻译后修饰有关。AtACO2的C63位点能够被S-谷胱甘肽化(S-glutathionylation, SSG)修饰 (Datta et al., 2015), C168位点能够被S-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 SNO) (Hu et al., 2015)。此外, 与AtACO2同属Type I型的AtACO4存在S-硫巯基化(S-sulfhydration, SSH)修饰(Aroca et al., 2017)。基于番茄SlACO1和SlACO2已证实C60是SSH修饰位点(Jia et al., 2018)。通过对拟南芥AtACO2、AtACO4与番茄SlACO1和SlACO2进行蛋白序列比对, 推测拟南芥Type I型AtACO (以AtACO2为例)的C63可能是SSH修饰的潜在位点(图7)。因此, 基于已知的拟南芥Type I型AtACOs翻译后修饰位点(图7), 我们进一步将水稻OsACOs与拟南芥AtACO2进行蛋白序列比对, 发现水稻OsACOs的C63位点与拟南芥的保守性较低, 但C168位点与拟南芥的保守性较高(图8), 推测其可能是SNO修饰的潜在位点, 有待进一步实验验证。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