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癌农杆菌介导万寿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植物学报
2023, 58 (5):
760-769.
DOI: 10.11983/CBB22141
以万寿菊(Tagetes erecta)里程碑·黄色的小叶为外植体,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探究抗生素浓度、菌株类型、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和抗褐化剂种类对万寿菊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头孢霉素(Cef)和硫酸卡那霉素(Kan)的适宜浓度分别为100 mg·L-1和10 mg·L-1; EHA105菌株的稳定转化效率最高; 菌液浓度OD600=0.1、侵染5分钟及共培养1天为最佳侵染条件。此外, 在侵染过程中添加100 µmol·L-1乙酰丁香酮(AS)和筛选培养基中添加0.2 g·L-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均能提高出芽率。经GUS染色、PCR检测以及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转化成功, 转化效率达到4%左右。研究结果为万寿菊基因功能研究和转基因育种奠定了基础。
表6
柠檬酸(CA)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对万寿菊转化效率的影响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研究表明, 添加CA和PVP均有利于出芽(表6), 当加入0.6 g·L-1 CA和0.2 g·L-1 PVP时出芽最多, 出芽率均达到12%。但添加CA的处理组中, 抗性芽的质地偏硬, 且多为丛生芽, 基本无主茎, 芽的质量偏低。PCR检测结果表明, 添加CA的处理组均未获得阳性植株, 但添加0.2 g·L-1 PVP时阳性率达4%。表明PVP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出芽, 且不影响芽的状态, 并能有效提高阳性率。因此, 添加PVP浓度以0.2 g·L-1为宜。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