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
试剂耗材
技术服务
电子目录推送
  •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研究现状
杨永青 汪晓峰
植物学报    2004, 21 (06): 641-648.  
摘要1402)      PDF (47KB)(1185)    收藏
种子活力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密切相关。活力高的种子,膜结构比较完整,在吸水时,膜系统恢复的速度较快,并且修复的较完善。研究表明,超干和引发处理可使膜结构得到保持与修复,很多种类的物质参与了膜结构的保护,例如可溶性糖、蛋白质(包括酶)、两性分子、Ca2+、多胺及其他非酶促自由基清除系统等,保护物质协同作用,稳定膜脂及膜蛋白的结构,保持膜系统的完整性,使膜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强化了种子活力。
被引次数: CSCD(12)
2. 植物根毛的发生、发育及养分吸收
王立德 廖红 王秀荣 严小龙
植物学报    2004, 21 (06): 649-659.  
摘要1955)      PDF (1460KB)(2473)    收藏
根毛是植物吸收养分的重要器官,认识根毛的发生、发育规律及其与养分吸收的关系,可为植物养分吸收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介绍了植物根毛的形态特性、发生和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讨论了根毛对养分吸收的贡献、根毛受养分有效性的调节及其与其他根系形态构型性状间的关系,阐述了根毛中养分转运等植物营养过程及其生理和分子生物学基础。最后提出了关于根毛研究中的一些问题和研究前景。
被引次数: CSCD(15)
3. 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与染色体组分析的研究进展
郭军洋;陈劲枫;钱春桃;曹清河
植物学报    2004, 21 (05): 513-520.  
摘要1475)      PDF (45KB)(1546)    收藏
简要介绍了植物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研究。综述了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研究在鉴定异源易位系、确定多倍体物种类型、分析物种间亲缘关系和物种的染色体组来源及探讨杂种不育的细胞遗传学机制等诸多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影响染色体配对的主要因素, 如配对控制体系、遗传背景和外界环境条件等,并展望了染色体配对研究与其他技术结合在染色体组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次数: CSCD(7)
4. 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忠华;贾育林;夏英武
植物学报    2004, 21 (05): 521-530.  
摘要1510)      PDF (53KB)(1316)    收藏
近十年来,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研究取得显著进展。综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病原菌无毒基因及其相关致病因子的克隆与研究、信号传导相关因子的克隆及其结构分析以及植物-病原菌的相互作用研究,重点介绍了以植物特异抗病基因为介导的诱导防卫作用机制(包括抗病基因编码毒素蛋白,进而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显性基因编码病原菌致病性的靶标物;抗病基因表达产物直接引发抗病反应和基因对基因的抗病作用机制等)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抗病育种提供有益的信息。
被引次数: CSCD(3)
5. 矮牵牛育种研究进展
代色平;包满珠
植物学报    2004, 21 (04): 385-391.  
摘要1536)      PDF (41KB)(1629)    收藏
从常规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体细胞育种和单倍体育种4个方面评述了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育种研究进展。国外对矮牵牛育种研究较多,新品种面世推陈出新,国内对其研究则较为薄弱。其常规育种最为成功,不断有新品种推出,基因工程育种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已有新品种面世,而体细胞育种及单倍体育种尚无新品种产生,但对这两种方法在育种上应用的可能性和前景作出了一定探索。
被引次数: CSCD(14)
6. 菊花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李辛雷;陈发棣
植物学报    2004, 21 (04): 392-401.  
摘要1316)      PDF (56KB)(1800)    收藏
本文对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种质资源的调查、搜集、研究与评价、菊花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被引次数: CSCD(22)
7. 植物中的氯、氯通道和耐氯性
於丙军;刘友良
植物学报    2004, 21 (04): 402-410.  
摘要1495)      PDF (255KB)(1354)    收藏
本文介绍了氯(Cl)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Cl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及植物对Cl-的吸收和运输机制。概述了Cl-通道和Cl-通道蛋白(CLCs)的种类与特点。探讨了不同植物对Cl-亏缺、过量的不同响应及植物耐Cl-的可能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被引次数: CSCD(22)
8. 作物耐热性的评价
马晓娣 彭惠茹 汪矛 王丽 孙其信
植物学报    2004, 21 (04): 411-418.  
摘要1534)      PDF (44KB)(1445)    收藏
对作物耐热性进行评价,是耐热性机制研究和耐热性品种选育的基础。在综述了作物耐热性评价的基础、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展望了作物耐热性评价的研究方向。
被引次数: CSCD(44)
9.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研究进展
蔡一霞 徐大勇 朱庆森
植物学报    2004, 21 (04): 419-428.  
摘要1278)      PDF (179KB)(1841)    收藏
综述了水稻(Oryza sativa L.)米质形成的生理基础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稻米品质形成期的源库特征、淀粉合成的关键酶以及淀粉粒的形态、结构及其糊化特性等几个内容,从植物生理学角度来揭示稻米品质形成的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被引次数: CSCD(14)
10.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种的反向核置换技术分析
李新奇 袁隆平 肖金华 邓启云
植物学报    2004, 21 (03): 257-262.  
摘要1331)      PDF (39KB)(1172)    收藏
通过不育细胞质为选择背景,在田间事先鉴定出杂种后代的优异完全不育株,用花药培养或诱导孤雌生殖使其纯合,测定其配合力,可以筛选到优良的目标不育系。以下3种方法则可能通过目标不育系而获得其同型保持系:一是通过体细胞变异(花药培养)产生;二是在不育系孕穗期高温或低温处理使其转换成可育,选择仍具有不育保持能力的作为保持系,或作为轮回亲本,将其细胞核换到可育细胞质中;三是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式向不育系导入已杀死细胞核的可育细胞质而获得配套保持系。它可以使杂种优势利用变得有预见性,可能提高现有杂种优势水平。在创造雄性不育新质源,排除微效可育基因,进行不育系的定向改造,选育高配合力不育系,以及加速育种进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被引次数: CSCD(6)
11. 植物向光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钱善勤 王忠 莫亿伟 顾蕴洁
植物学报    2004, 21 (03): 263-272.  
摘要1673)      PDF (839KB)(2314)    收藏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植物向光性反应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1) 向光素和隐花色素是植物向光反应中的主要光受体,光敏色素在植物向光性反应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2) 对植物的光辐照度-弯曲度曲线的分析,可知植物的正向光性运动有两种反应,即第一次正向光性弯曲和第二次正向光性弯曲; 3) 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和水稻(Oryza sativa)等植物的根系具有负向光性的特性,根的负向光性倾斜生长角度为负向光性生长和向重性生长相互作用的矢量和; 4) 生长素的胞间运输依赖于生长素载体,生长素载体的不对称分布和动态运动是生长素极性运输和向性运动的分子基础。
被引次数: CSCD(2)
12. 植物糖感知和糖信号传导
王玉华 杨清 陈敏
植物学报    2004, 21 (03): 273-279.  
摘要1810)      PDF (44KB)(1619)    收藏
糖在植物的生命周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一种能量来源和结构物质,同时还是一种信号分子,它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植物糖感知和糖信号传导的不同机制和遗传基础,以及糖信号和激素信号间的相互关系。
被引次数: CSCD(11)
13. 核内再复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杨蕾 赵云云 何奕昆
植物学报    2004, 21 (03): 280-287.  
摘要1668)      PDF (223KB)(1375)    收藏
核内再复制是指细胞没有经历有丝分裂而形成特殊的多倍体核的现象。这是由于细胞周期没有进入M期并多次重复进入S期所致,其主要特征是MPF失活及S期CDKs激酶活性呈周期性振荡。核内再复制现象普遍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在高代谢活性组织的细胞及最终进行高度分化的细胞中最常见。对细胞迅速生长和增殖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阻止细胞有丝分裂的进行,进而引发核内再复制的机制仍在研究中。本文对植物及哺乳动物细胞中核内再复制的产生、调控机制及体外诱导方式等进行了综合评述。
被引次数: CSCD(3)
14. 种子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张莉 毛雪 李润植
植物学报    2004, 21 (03): 288-295.  
摘要1640)      PDF (48KB)(1619)    收藏
种子发育是被子植物繁殖的中心环节,涉及众多基因及其互作。新近的研究集中在雌雄基因组的差异表达、后生过程的控制机理和发育调控网络等方面。对胚和胚乳发育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解析种子发育和无融合生殖的分子机制,更有效地开展植物种子产量和品质改良的基因工程。
被引次数: CSCD(6)
15. 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具前景的模式系统——小立碗藓
赵奂 赵晓刚 何奕昆 刘祥林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29-138.  
摘要1789)      PDF (997KB)(3201)    收藏
小立碗藓作为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具前景的模式系统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生活史周期短,易于培养,转基因植株易于分析,核基因组容易和外源DNA 发生同源重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良好材料。一些成功的基因敲除和基因破坏已经在小立碗藓中实现,这些基因的功能也通过小立碗藓转化植株的特点得以证实。小立碗藓标签突变文库已经建立,其应用为小立碗藓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关于小立碗藓的ESTs 数据库已经建立,已有67 000 条ESTs 信息。
被引次数: CSCD(4)
16. 植物戊糖磷酸途径及其两个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黄骥 王建飞 张红生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39-145.  
摘要1822)      PDF (45KB)(2745)    收藏
戊糖磷酸途径是植物体中糖代谢的重要途径,主要生理功能是产生供还原性生物合成需要的NADPH,可供核酸代谢的磷酸戊糖以及一些中间产物可参与氨基酸合成和脂肪酸合成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戊糖磷酸途径的两个关键酶,广泛的分布于高等植物的胞质和质体中。本文综述了植物戊糖磷酸途径及其两个关键酶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途径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胁迫应答中的作用。
被引次数: CSCD(18)
17. 高羊茅和其他羊茅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吴关庭 胡张华 陈锦清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46-155.  
摘要1229)      PDF (57KB)(819)    收藏
高羊茅、紫羊茅和草地羊茅均为很重要的多年生冷季型牧草与草坪草,生物技术在其品种改良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30年来,三种羊茅的组织培养、胚性培养物的长期保存以及遗传转化等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建立起多种植株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技术,但作为单子叶植物,这些草种的组织培养和转基因遗传改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以上几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述。
被引次数: CSCD(5)
18. 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尹华军 刘庆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56-163.  
摘要1424)      PDF (50KB)(2313)    收藏
休眠与萌发是植物种子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特征,受许多基因调控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利用数量遗传学方法(如QTL 分析)和突变等手段已对休眠和萌发特性进行了深入的遗传学研究。近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种子休眠和萌发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测序和以双向凝胶电泳及质谱分析为技术基础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已成为研究种子休眠和萌发的新工具和新方向。本文主要就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进展给予简要综述。
被引次数: CSCD(17)
19. 蕨类植物精细胞运动器和细胞骨架的研究
刘宁 刘建武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64-171.  
摘要1370)      PDF (2367KB)(970)    收藏
介绍了近年来蕨类植物游动精子运动器和细胞骨架的研究进展。游动精子由配子体精子器中的非运动细胞发育形成,其分化过程包括了运动器官和细胞骨架的合成和组装。精子发生过程中形成的运动器的各部分结构包括鞭毛、基体、多层结构及附属结构;基体是细胞中新形成的结构,在不同类群的蕨类植物中分别由双中心粒、分支生毛体和生毛体产生。鞭毛、基体和多层结构中的微管带形成了游动精子三个独特的微管列阵,由于微管蛋白的后修饰作用这些微管列阵十分稳定;centrin是运动器中的重要成分, 但功能尚不清楚,可能和细胞骨架及运动器的构建有关。
20. 苔藓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李晶 沙伟
植物学报    2004, 21 (02): 172-179.  
摘要1461)      PDF (48KB)(1526)    收藏
结合同工酶分析技术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DNA序列测序3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苔藓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在苔藓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被引次数: CSCD(3)
21. 甜瓜属植物种间杂交研究进展
陈劲枫 钱春桃 林茂松 罗向东 张蜀宁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1-8.  
摘要1258)      PDF (234KB)(1513)    收藏
在甜瓜属野生种Cucumis hystrix Chakr. 和栽培黄瓜之间的种间杂交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简要回顾了甜瓜属植物种质资源和系统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从甜瓜属植物种间杂交的概况、种间杂交的障碍及其解决途径等三个方面,回顾和讨论了甜瓜属植物的种间杂交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通过种间杂交研究利用甜瓜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被引次数: CSCD(5)
22. 豆科植物在中国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其生理生态研究
牛书丽 蒋高明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9-18.  
摘要1533)      PDF (70KB)(2709)    收藏
豆科(Leguminosae)植物在改良土壤肥力、保持水土、提供多种经济产品方面功能显著,但我国干旱、半干旱草原区草场的退化使豆科植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有的面临灭绝的危险。本文明确了豆科植物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综述了其光合、固氮等重要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总结出自然生态系统中豆科植物的高光合机理和环境胁迫对固氮特性的影响,同时指出在豆科植物的适生机制和固氮潜能的发挥等还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在生产实践中,播种豆科灌木和豆科牧草是解决大面积人工林、草场“氮缺乏”的有效措施。
被引次数: CSCD(25)
23. 蒲公英研究进展和用生物技术培育耐盐蒲公英展望
陈华 李银心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19-25.  
摘要1666)      PDF (53KB)(2274)    收藏
蒲公英属(Taraxacum)植物种类多,分布广,是常见的农业杂草,还是重要的中药材。目前,蒲公英作为蔬菜食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并逐渐成为时尚。近年来,人们深入研究了蒲公英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关于蒲公英的组织培养、核型与分子水平的研究也已开展,但蒲公英的生物技术培育工作鲜有报道。在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和研究现状作概述的同时,结合我们的工作提出生物技术培育抗盐、耐海水蒲公英的努力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蒲公英打下基础。
被引次数: CSCD(9)
24. 植物春化特性及春化作用机理
胡巍 侯喜林 史公军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26-36.  
摘要2526)      PDF (285KB)(9038)    收藏
春化作用是某些高等植物成花转变的重要环节,被认为是植物在低温诱导下促使其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导致生理状态转变的一种受遗传控制的生理过程。本文对植物春化反应特性、春化作用的生理生化特性及春化作用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对春化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被引次数: CSCD(14)
25. 关于玉米粒重的研究
魏亚萍 王璞 陈才良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37-43.  
摘要1290)      PDF (50KB)(1336)    收藏
玉米粒重由库容大小和库充实度决定,两者受籽粒和植株体内同化物供应和激素代谢水平的影响。在综述了粒重形成过程,介绍了各种环境因子(温度、水分、光照等)和栽培措施(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对库容建成和库充实度的影响的同时,分析了控制粒重增加的生理原因。
被引次数: CSCD(18)
26. NO在植物中的调控作用
赵晓刚 徐张红 何奕昆 张飞雄 裴真明
植物学报    2004, 21 (01): 44-51.  
摘要1647)      PDF (94KB)(2538)    收藏
一氧化氮(NO)是一种易扩散的生物活性分子,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植物细胞通过NO合酶、硝酸还原酶、或非生化反应途径产生NO。NO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和对生物与非生物环境胁迫的应答反应,大量证据表明NO是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关键信使,其信号转导机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讨论NO的产生、对植物生长周期的影响、在植物代谢中的信号调节以及参与细胞凋亡来阐述NO在植物中的作用。
被引次数: CSCD(7)
27. 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贺锋 吴振斌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41-647.  
摘要1800)      PDF (560KB)(1205)    收藏
介绍了水生植物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说明了水生植物净化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分别阐述了低等植物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应用类型、方式,应用范围及净化机理,还对高等水生植物的选取标准作了描述。指出了该方法使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被引次数: CSCD(35)
28.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徐小彪 张秋明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48-655.  
摘要1709)      PDF (629KB)(1568)    收藏
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中国分布有62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属植物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是中国特有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以此为主要对象,对其起源、栽培历史及利用价值、种类与分布、品种资源与特异种质、种质保存、花粉形态、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同工酶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等研究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讨论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今后的研究展望,这将有助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品种改良。
被引次数: CSCD(43)
29. 林木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冰玉 苏晓华 周祥明 纪丽丽 黄秦军 张香华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56-663.  
摘要1414)      PDF (566KB)(854)    收藏
多数林木在遗传上高度杂合,给育种和遗传研究带来很多不便。与农作物相比,林木花药培养的意义更为重大。对国内外林木花药培养的现状及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其在21世纪分子生物技术时代的应用前景,旨在促进林木花药培养技术的完善并开拓其应用领域。
被引次数: CSCD(10)
30. 脱落酸诱导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研究
权宏 施和平 李玲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64-670.  
摘要2044)      PDF (481KB)(796)    收藏
气孔保卫细胞是单个细胞水平研究ABA信号转导机制的一 个模式系统。脱落酸(ABA)通过对保卫细胞生理生化状态、胞质Ca2+浓度及其离子通道调节诱导气孔关闭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的因素有:ROS、IP3、cADPR、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等。
被引次数: CSCD(13)
31. 植物耐冷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国莉 郭振飞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71-679.  
摘要1483)      PDF (697KB)(777)    收藏
近年来对植物耐冷性分子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植物的冷敏感性可以通过调节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得到调控,调节的途径是通过酰脂去饱和酶和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超表达抗氧化酶基因,如编码SOD、 APX、CAT和GR等的基因,可望提高耐冷性;植物低温逆境信号转导的研究表明,ABA不仅是重要的低温逆境信号,而且可调节冷害下基因的表达,Ca2+是一个主要的第二信使,蛋白激酶途径也参与了植物冷害的信号转导;低温诱导的蛋白或酶类主要有脱水蛋白和热稳定蛋白。
被引次数: CSCD(17)
32. 细胞色素 b559与PSⅡ光抑制的光保护机制
李新国 孟庆伟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80-687.  
摘要1402)      PDF (578KB)(738)    收藏
Cyt b559是由两条多肽,即α_、β_两个亚基组成的一种血红蛋白,是光系统Ⅱ(PSⅡ)蛋白复合体必不可少的组分。简要介绍了Cyt b559的分子组成及其氧化还原特性。重点阐述了在光抑制条件下Cyt b559对PSⅡ反应中心的可能保护机制和由Cyt b559参与的围绕PSⅡ的循环电子传递。
33. 园艺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吴国良孙建平冀爱青 张燕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88-695.  
摘要1379)      PDF (638KB)(1009)    收藏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综述了园艺植物的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研究,逆境下不同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被引次数: CSCD(1)
34. 植物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研究进展
唐中华 于景华 杨逢建 祖元刚
植物学报    2003, 20 (06): 696-702.  
摘要1329)      PDF (575KB)(809)    收藏
目前,植物生物碱作为植物的化学防御武器,在植物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已得到了普遍的接受。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集中在生物碱合成和贮存部位、转运途径、代谢调控因子、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等方面,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被引次数: CSCD(34)
35. 芸薹属自交不亲和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及进化模式
何余堂 涂金星 傅廷栋 陈宝元
植物学报    2003, 20 (05): 513-521.  
摘要1423)      PDF (650KB)(736)    收藏
芸薹属的自交不亲和性是受单基因座、复等位基因控制的孢子体控制型。自交不亲和基因座位(S-locus)是由多个基因组成的复杂区域,称之为S多基因家族,其大多数成员分布于芸薹属的整个染色体组。目前已鉴定出100多个S等位基因,它们的起源分化始于一千万年前。S-座位上存在的多基因有3种:SRK,SLG和SCR/SP11;SRK和SLG在柱头中表达,SCR/SP11在雄蕊中表达。SRK蛋白在识别同类花粉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而SLG蛋白增强了这种自交不亲和反应。SLG与SRK基因中编码S-结构域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程度高达85%~98%。基因转换可能是SLG和SRK的高度同源性能够得以保持的原因。SRK,SLG和SCR基因紧密相连,并表现出高水平的序列多样性。SRK与SLG基因间的距离很近,在20~25 kb之间。在柱头和花粉中,自交不亲和等位基因之间的共显性关系要比显性和隐性关系更加普遍,这是芸薹属自交不亲和性的一大特点。自交不亲和基因的进化模式存在两种假说:双基因进化模式和中性变异体进化模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进化方式,它们共同在自然群体中新的S等位基因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被引次数: CSCD(5)
36. 植物抗虫性次生物质的研究概况
张文辉 刘光杰
植物学报    2003, 20 (05): 522-530.  
摘要1452)      PDF (661KB)(1615)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与植物抗虫性有关的次生物质的主要类型和植物次生物质对昆虫的寄主选择、取食和产卵等作用的研究进展,对次生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也作了介绍,并展望了植物次生物质的应用前景。
被引次数: CSCD(20)
37. 光合膜膜脂双半乳糖二酰基甘油的研究进展
童建松 阳振乐 李良璧 匡廷云
植物学报    2003, 20 (05): 531-538.  
摘要1442)      PDF (567KB)(802)    收藏
本文综述了光合膜膜脂双半乳糖二酰基甘油(DGDG)的生物合成和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DGDG是光合膜中惟一的双半乳糖脂类,在光合膜的不同膜区均有分布。在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存在着两条不同的DGDG生物合成途径,即原核合成途径和真核合成途径。原核途径只限于在质体内进行,而真核途径还包括一些在内质网内发生的反应。DGDG在维持光系统II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寡聚体结构、调控光系统II和光系统II核心复合物的放氧活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被引次数: CSCD(1)
38. 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进展
王强 温晓刚 张其德
植物学报    2003, 20 (05): 539-548.  
摘要2271)      PDF (735KB)(850)    收藏
概述了植物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进展,包括造成光抑制和光氧化的活性氧的产生和作用机理,光抑制的作用部位,以及光保护机制等,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植物抗光抑制的保护机理:与光系统Ⅱ天线以及叶黄素循环相关的热耗散途径,包括光呼吸、H2O-H2O循环和环式电子传递在内的电子传递途径,以及活性氧清除机制等。
被引次数: CSCD(28)
39. 植物线粒体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郝岗平 陈敏 杨清
植物学报    2003, 20 (05): 549-557.  
摘要1339)      PDF (694KB)(860)    收藏
本文从能量代谢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线粒体的结构和数量与CMS、线粒体DNA多态性与CMS、线粒体基因转录与CMS、线粒体多肽差异与CMS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线粒体与CMS的关系。并介绍了与CMS相关的线粒体基因研究进展并对CMS形成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被引次数: CSCD(9)
40. Transcription Co-repressors in Flower Development
Zhongchi LIU
植物学报    2003, 20 (04): 385-394.  
摘要1159)      PDF (1586KB)(626)    收藏
Transcription co-repressors are negative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Since they do not possess a DNA-binding motif, their ability to repress gene expression depends on their association with other DNA-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One well characterized transcription co-repressor is the yeast Tup1. Although unable to bind DNA by itself, the Tup1 co-repressor is recruited by different DNA-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 to repress pathway-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Recent isolations of two Arabidopsis genes,LEUNIG (LUG) and SEUSS (SEU),suggest that similar types of co-repressors are involved in the transcription repression of floral homeotic genes during flower development.This review will summarize these findings, speculate on mechanisms, and discuss future di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