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山西小麦籽粒叶黄素含量变异及遗传特性分析
武棒棒, 郝宇琼, 杨淑斌, 黄雨茜, 关攀锋, 郑兴卫, 赵佳佳, 乔玲, 李晓华, 刘维仲, 郑军
植物学报    2023, 58 (4): 535-547.   DOI: 10.11983/CBB22081
摘要   (899 HTML25 PDF(pc) (3184KB)(2931)  

叶黄素在保护视力、预防糖尿病、心血管硬化和癌症等方面具有良好功效。利用小麦(Triticum aestivum)进行叶黄素的生物强化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3种环境下种植的194份山西小麦为材料,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叶黄素,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种质的叶黄素含量, 分析小麦叶黄素含量的广义遗传力, 及其与籽粒颜色、冬春性、地域分布、品种类型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 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挖掘叶黄素含量相关的遗传位点。结果表明, 山西小麦品种间叶黄素含量变异范围较广, 变异系数为33.12%-48.57%, 基因型是影响叶黄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3种环境下小麦叶黄素含量范围分别为0.67-4.03、0.16-5.05和0.16-3.63 μg·g-1; 冬性小麦品种的平均含量高于春性品种, 水地品种平均含量高于旱地品种, 籽粒颜色与育种年代对叶黄素含量无显著影响; 抽穗期、株高和千粒重与叶黄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它农艺性状对叶黄素均无明显影响;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在1B、3A和7A染色体上发现4个与叶黄素含量相关的主效位点, 其中QLuc.3AQLuc.7A.1是影响叶黄素含量的新位点。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叶黄素生物强化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Environment pH SL NS SIU HD FLL FLW SN GNS GL GW GT TKW
E1 -0.21* -0.12 -0.12 -0.14 -0.07* -0.43 -0.03 0.01 0.06 0.14 0.10 0.06 -0.18*
E2 -0.20* -0.04 -0.16* -0.16* -0.10* 0.02 0.08 0.01 0.01 0.07 -0.16* 0.12 0.12
E3 -0.19* -0.05 -0.13 -0.13 -0.04* -0.01 0.01 -0.02 0.01 0.09 0.04 0.05 0.05
BLUP -0.22* -0.07 -0.14 -0.16* -0.04* -0.03 0.08 0.04 0.04 0.10 -0.13* 0.07 -0.23*
View table in article
表4 叶黄素含量与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目前, 农艺性状对叶黄素含量影响的研究较少, 仅有千粒重与含量呈负相关的报道(Groth et al., 2020)。为此, 我们系统研究了株高、穗长、穗颈和穗粒数等13个主要农艺性状对叶黄素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株高和抽穗期对叶黄素含量的影响较大, 均呈显著负相关, 说明高秆品种的叶黄素含量趋于降低; 早抽穗品种含量趋于增加, 这可能与灌浆期长有关; 对籽粒性状分析后, 发现仅在E2和BLUP中粒宽与叶黄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4)。
E1、E2和E3同表3; BLUP同表4。黑色虚线表示标记-性状关联的显著性阈值。
E1、E2和E3同表3; BLUP同表4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