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2022年中国植物科学重要研究进展
杨淑华, 钱前, 左建儒, 顾红雅, 漆小泉, 林荣呈, 陈凡, 王小菁, 萧浪涛, 白永飞, 姜里文, 王雷, 陈之端, 种康, 王台
植物学报    2023, 58 (2): 175-188.   DOI: 10.11983/CBB23061
摘要   (1800 HTML64 PDF(pc) (1051KB)(1800)  

2022年中国科学家在植物科学主流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相比2021年显著增加, 在防止“多精受精”分子机制, 胞外pH感受器, 叶绿体蛋白运输通道结构, 作物高产、优质、耐逆、抗病及共生固氮机制, 被子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起源和演化机制, 甘蔗和玉蜀黍种质资源演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中, “水稻抗高温基因挖掘及调控新机制”入选2022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该文总结了2022年度我国植物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 简要介绍了30项有代表性的重要进展, 梳理了植物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 以帮助读者了解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态势, 进而思考如何更好地开展下阶段研究和服务国家需求。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1 2020-2022年中国植物科学家在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和Cell) (A)和植物科学主流期刊(MP、NP、PC、PP和PJ) (B)上发表以水稻、玉米、小麦和拟南芥为研究材料的论文数量占比(数据来源: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注: 以2个或2个以上物种为材料的文章被重复计数。3种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Cell)刊登的以水稻、玉米、小麦和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的文章数量总和分别为15 (2020年)、27 (2021年)和29 (2022年)篇; 5种(MP、NP、PC、PP和PJ)植物科学主流期刊刊登的以水稻、玉米、小麦和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的文章数量总和分别为555 (2020年)、569 (2021年)和681 (2022年)。MP、NP、PC、PP和PJ同表1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通过分析我国科学家2020-2022年在ScienceNatureCell三种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图1A)和5种植物科学主流期刊(图1B)发表论文所用的实验材料, 发现尽管以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占比逐年下降, 但其仍然是目前主要的研究材料。水稻、玉米和小麦3种农作物中, 以水稻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占比最高且远高于小麦和玉米; 此外, 以小麦为实验材料的研究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图1A, B)。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