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05, Vol. 22 ›› Issue (增刊): 128-138.
苏睿丽 李伟
收稿日期:2004-07-05
									
				
											修回日期:2004-11-26
									
				
									
				
											出版日期:2005-08-10
									
				
											发布日期:2005-08-10
									
			通讯作者:
					李伟
							基金资助:SU Rui-Li Li Wei
Received:2004-07-05
									
				
											Revised:2004-11-26
									
				
									
				
											Online:2005-08-10
									
				
											Published:2005-08-10
									
			摘要: 沉水植物属于高等植物, 由陆生被子植物演化而来, 它们在形态、光合生态生理方面对水下生活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沉水植物的光合作用受水体中光、温度、pH和无机碳等影响, 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水中低CO2扩散率以及细胞外较厚的扩散层阻碍了沉水植物净碳的吸收, 因此,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受到无机碳供应的限制。为获得无机碳, 沉水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上表现 一定的特性, 包括薄的叶片层并含有叶绿体以及对HCO3-利用的能力, 拟C4型和CAM型光合代谢途径的选择。这些是沉水植物碳浓缩机制的具体体现。
苏睿丽 李伟. 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的特点与研究进展. 植物学报, 2005, 22(增刊): 128-138.
| [1] | 廖星鑫, 牛祎, 多兴武, 阿克也得力·居玛哈孜, 买热哈巴·阿不都克尤木, 热孜瓦尼姑丽·胡甫尔, 兰海燕, 曹婧. 异源表达异子蓬SaPEPC2基因提高烟草抗旱性和光合特性(长英文摘要)[J]. 植物学报, 2024, 59(4): 585-599. | 
| [2] | 陈瑶琪, 郭晶晶, 蔡国俊, 葛依立, 廖宇, 董正, 符辉. 近七十年(1954-2021)长江中下游湖泊沉水植物群落多样性演变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3): 23319-. | 
| [3] | 李伟斌, 张红霞, 张玉书, 陈妮娜. 昼夜不对称增温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碳汇能力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9): 1225-1233. | 
| [4] | 蒋海港, 曾云鸿, 唐华欣, 刘伟, 李杰林, 何国华, 秦海燕, 王丽超, 姚银安. 三种藓类植物固碳耗水节律调节作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7): 988-997. | 
| [5] | 金佳怡, 罗怿婷, 杨惠敏, 芦涛, 叶涵斐, 谢继毅, 王珂欣, 陈芊羽, 方媛, 王跃星, 饶玉春. 水稻叶绿素含量QTL定位与候选基因表达分析[J]. 植物学报, 2023, 58(3): 394-403. | 
| [6] | 孙永江, 王琪, 邵琪雯, 辛智鸣, 肖辉杰, 程瑾. 高温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3, 58(3): 486-498. | 
| [7] | 刘海燕, 臧纱纱, 张春霞, 左进城, 阮祚禧, 吴红艳. 磷饥饿下硅藻光系统II光化学反应及其对高光强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2): 1718-1727. | 
| [8] | 孔照胜, 杨文强, 王柏臣, 林荣呈. 豆科饲草碳氮高效固定、转运和同化利用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6): 764-773. | 
| [9] | 邹青青, 吴含玉, 刘东焕, 姜闯道. 植物光合作用的三维特性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2, 57(2): 250-258. | 
| [10] | 吴霖升, 张永光, 章钊颖, 张小康, 吴云飞.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遥感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监测中的应用[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167-1199. | 
| [11] | 靳川, 李鑫豪, 蒋燕, 徐铭泽, 田赟, 刘鹏, 贾昕, 查天山. 黑沙蒿光合能量分配组分在生长季的相对变化与调控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8): 870-879. | 
| [12] | 叶子飘, 于冯, 安婷, 王复标, 康华靖. 植物气孔导度对CO2响应模型的构建[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4): 420-428. | 
| [13] | 武洪敏, 双升普, 张金燕, 寸竹, 孟珍贵, 李龙根, 沙本才, 陈军文. 短期生长环境光强骤增导致典型阴生植物三七光系统受损的机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4): 404-419. | 
| [14] | 李景, 王欣, 王振华, 王斌, 王成章, 邓美凤, 刘玲莉. 臭氧和气溶胶复合污染对杨树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0, 44(8): 854-863. | 
| [15] | 张璐,何新华. C3和C4植物的氮素利用机制[J]. 植物学报, 2020, 55(2): 228-239.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