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科, 蔡磊, 姚一建. 世界及中国菌物新命名发表概况(2020年)[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64-1072. |
[2] |
邵桦, 杨京彪, 薛达元. 佤族传统文化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120-1127. |
[3] |
张冰, 王亮, 丁双玫, 杨定. 2020年中国双翅目新分类阶元[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40-1043. |
[4] |
李露露, 路园园, 杜萍萍, 何雨寰, 董潇忆, 郝家胜, 杨星科, 白明. 中国鞘翅目2020年新分类单元[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44-1049. |
[5] |
刘童祎, 陈静, 姜立云, 乔格侠. 中国半翅目等29目昆虫2020年新分类单元[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50-1057. |
[6] |
王斌, 蔡波, 陈蔚涛, 温知新, 张德志, 何舜平, 雷富民, 杨奇森, 江建平. 中国脊椎动物2020年新增物种[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21-1025. |
[7] |
戚慕杰, 孙浩, 左兴海, 李后魂. 中国鳞翅目新物种2020年度报告[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35-1039. |
[8] |
杜诚, 刘军, 叶文, 廖帅, 葛斌杰, 刘冰, 马金双. 中国植物新分类群、新名称2020年度报告[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8): 1011-1020. |
[9] |
吴仁武, 南歆格, 晏海, 杨凡, 史琰, 包志毅. 美国在华采集竹类植物标本的历史(1840-2010年)[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7): 960-970. |
[10] |
陈海燕, 徐德宇, 廖梦娜, 李凯, 倪健, 曹现勇, 程波, 郝秀东, 孔昭宸, 李升峰, 李小强, 刘光琇, 刘平妹, 刘兴起, 孙湘君, 唐领余, 魏海成, 许清海, 阎顺, 羊向东, 杨振京, 于革, 张芸, 张志勇, 赵克良, 郑卓, Ulrike HERZSCHUH. 中国现代花粉数据集[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7): 799-808. |
[11] |
倪铭, 张曦月, 姜超, 王鹤松. 中国西南部地区植被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6): 626-640. |
[12] |
康凯程, 牛西强, 黄先忠, 胡能兵, 隋益虎, 张开京, 艾昊. 辣椒R2R3-MYB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与比较进化分析[J]. 植物学报, 2021, 56(3): 315-329. |
[13] |
李保平, 薛达元. 《生物多样性公约》中“土著和地方社区”术语在中国的适用性和评价指标体系[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2): 193-199. |
[14] |
顾红雅, 左建儒, 漆小泉, 杨淑华, 陈之端, 钱前, 林荣呈, 王雷, 萧浪涛, 王小菁, 陈凡, 姜里文, 白永飞, 种康, 王台. 2020年中国植物科学若干领域重要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1, 56(2): 119-133. |
[15] |
白加德, 张渊媛, 钟震宇, 程志斌, 曹明, 孟玉萍. 中国麋鹿种群重建35年: 历程、成就与挑战[J]. 生物多样性, 2021, 29(2): 160-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