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馨怡1, 杨珍2, 王佳1, 林雁冰3, 上官周平2, 樊妙春1*
收稿日期:2025-07-17
修回日期:2025-10-02
出版日期:2025-10-22
发布日期:2025-10-22
通讯作者:
樊妙春
基金资助:Xinyi Guo1, Zhen Yang2, Jia Wang1, Yanbing Lin3, Zhouping Shangguan2, Miaochun Fan1*
Received:2025-07-17
Revised:2025-10-02
Online:2025-10-22
Published:2025-10-22
Contact:
Miaochun Fan
摘要: 旱区乡土豆科植物在维系干旱区域生态平衡以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阐明旱区乡土豆科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特征及应用潜力, 对提升干旱地区植物抗逆性、促进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深入挖掘旱区乡土豆科植物根际促生菌的功能多样性, 借助合成菌群的构建, 可帮助植物抵御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 修复受损的旱区土壤生态。然而, 目前针对旱区乡土豆科植物PGPR的系统性研究仍显不足, 有待完善。该文围绕我国旱区乡土豆科植物, 探讨了其地理分布及对旱区生态适应的优势, 阐明了豆科植物PGPR抗逆促生机制与提高植物抗逆能力的应用前景。同时, 提出未来应在深入挖掘菌种资源、明确不同干旱区土壤类型对乡土豆科植物适配性以及增强旱区乡土豆科植物PGPR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该文对旱区精准构建并运用合成微生物菌群, 提升植物抗逆性, 保障旱区生态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郭馨怡, 杨珍, 王佳, 林雁冰, 上官周平, 樊妙春. 我国旱区乡土豆科植物根际促生菌资源的挖掘和应用潜力. 植物学报, DOI: 10.11983/CBB25126.
Xinyi Guo, Zhen Yang, Jia Wang, Yanbing Lin, Zhouping Shangguan, Miaochun Fan. The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Potential of Rhizosphere-promoting Bacterial Resources from Native Leguminous Plants in Arid Regions of China.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DOI: 10.11983/CBB25126.
| [1] | 王秀媛, 申磊, 刘婷婷, 尉雯雯, 张帅, 张伟. ‘塞外红’苹果-大豆复合系统根系时空分布与种间竞争策略[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748-759. |
| [2] | 马富龙, 王雨晴, 郝瑜, 段继超, 刘霏霏, 席琳乔, 韩路. 海拔梯度对昆仑山北坡中部草原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5): 732-747. |
| [3] | 赵洪贤, 刘鹏, 史曼英, 徐铭泽, 贾昕, 田赟, 查天山. 毛乌素沙地典型固沙植物黑沙蒿和赖草叶片氮分配对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3): 460-474. |
| [4] | 马煦晗, 黄菊莹, 余海龙, 韩翠, 李冰. 降水量变化及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及其易分解组分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8): 1065-1077. |
| [5] | 韩路, 冯宇, 李沅楷, 王雨晴, 王海珍. 地下水埋深对灰胡杨叶片与土壤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内稳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92-102. |
| [6] | 吴瀚, 白洁, 李均力, 古丽•加帕尔, 包安明. 新疆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 2024, 48(1): 41-55. |
| [7] | 王晓悦, 许艺馨, 李春环, 余海龙, 黄菊莹. 长期降水量变化下荒漠草原植物生物量、多样性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4): 479-490. |
| [8] | 缪丽娟, 张宇阳, 揣小伟, 包刚, 何昱, 朱敬雯. 亚洲旱区草地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滞后效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375-1385. |
| [9] | 张志山, 韩高玲, 霍建强, 黄日辉, 薛书文. 固沙灌木柠条锦鸡儿和中间锦鸡儿木质部导水与叶片光合能力对土壤水分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3, 47(10): 1422-1431. |
| [10] | 杨萌, 于贵瑞.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土壤CO2与CH4通量的耦联解耦及其对温度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497-1507. |
| [11] | 林雍, 陈智, 杨萌, 陈世苹, 高艳红, 刘冉, 郝彦宾, 辛晓平, 周莉, 于贵瑞.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光合参数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2): 1461-1472. |
| [12] | 朱湾湾, 王攀, 许艺馨, 李春环, 余海龙, 黄菊莹. 降水量变化与氮添加下荒漠草原土壤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3): 309-320. |
| [13] | 范琳杰, 李成道, 李向义, Henry J. SUN, 林丽莎, 刘波. 极端干旱区沙土掩埋对凋落物分解速率及盐分含量动态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1, 45(2): 144-153. |
| [14] | 刘继亮, 李锋瑞. 干旱区绿洲扩张方式对土壤生物优势类群及功能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8, 26(10): 1116-1126. |
| [15] | 黄小涛, 罗格平. 新疆草地蒸散与水分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J]. 植物生态学报, 2017, 41(5): 506-518.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