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历史沿革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基金项目著录格式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图片展示
更多...
仪器设备
更多...
试剂耗材
更多...
技术服务
更多...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友情链接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00年, 第02期
刊出日期:2000-03-20
综述与专论
植物细胞程序死亡的机理及其与发育的关系
崔克明
植物学报. 2000, 17(02): 97-107.
摘要
(
1401
)
PDF
(342KB) (
125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细胞程序死亡(PCD)是在植物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在发育的特定阶段发生的自然的细胞死亡过程,这一死亡过程是由某些特定基因编码的“死亡程序”控制的。PCD是细胞分化的最后阶段。细胞分化的临界期就处于死亡程序执行中的某个阶段。PCD包含启动期、效应期和清除期三个阶段,其间caspase家族起着重要作用。PCD在细胞和组织的平衡、特化,以及组织分化、器官建成和对病原体的反应等植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PCD中的形态学变化和生物化学变化都有着严格的时序性。植物的PCD和动物的PCD有许多共性,包括细胞形态和DNA降解等变化。也有一些不同,植物PCD的产物既可被其它细胞吸收利用;也可用于构建自身的次生细胞壁。
在转基因植物中利用植物凝集素防治害虫的研究
王志斌 张秀梅 郭三堆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08-113.
摘要
(
1176
)
PDF
(199KB) (
104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凝集素对包括同翅目在内的害虫具有有效抗性作用。本文就同翅目害虫的危害性、植物凝集素定义的不断深入认识、植物凝集素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对害虫的作用机理、并对人工饲喂害虫实验及转凝集素的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一阐述。
高温胁迫及其信号转导
王利军 黄卫东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14-120.
摘要
(
1416
)
PDF
(251KB) (
144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重要的不利环境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4种信号分子脱落酸(ABA),Ca2+,水杨酸(SA),茉莉酸(JA)对高温胁迫的响应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高温胁迫能够诱导ABA,Ca2+,SA的含量升高,并且通过外施ABA,Ca2+,SA,JA都能提高植物的抗热性。作为胞内第二信使,外源Ca2+能够提高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抗坏血酸氧化酶(APX)的活性,且能提高钙调蛋白水平。ABA诱导的抗热性受胞质游离的Ca2+介导。SA被认为是对胁迫反应所必需的信号分子,H2O2很可能是信号转导链的一部分。JA和ABA在生理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JA独自或通过提高ABA含量来起作用,JA和SA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也有相同的(不过它们的信号转导途径可能不同),最后,提出了今后高温胁迫信号转导研究的一些思路。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抗逆和延衰中的作用
王三根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21-126.
摘要
(
2087
)
PDF
(186KB) (
252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种类、分布和在植物抗水分胁迫、低温冷害、病虫害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延缓果实、叶片、切花等衰老中的效果,讨论了其生理机制、细胞分裂素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有关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作用机理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如嘌呤型与苯基脲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特点,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脱落酸的协调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从头合成途径和tRNA途径等。
豆科植物凝集素及其对根瘤菌的识别作用
王逸群 荆玉祥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27-132.
摘要
(
1237
)
PDF
(200KB) (
162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讨论了豆科植物凝集素的性质、分布、基因及其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识别根瘤菌的因子是豆科植物根上的凝集素。将一种豆科植物的凝集素基因转化到另一种豆科植物后,再接种前一种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使其被侵染和结瘤。由此人们提出了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到非豆科植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范围的可能性。
在伤信号传导中茉莉酸与水杨酸的关系
刘新 张蜀秋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33-136.
摘要
(
1861
)
PDF
(170KB) (
117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近年来,发现茉莉酸和水杨酸都是植物体对外界伤害作出反应,表达抗性基因的信号分子。水杨酸可抑制茉莉酸类的合成及其所诱导的蛋白基因的表达;茉莉酸能阻止病原侵染后所产生的水杨酸的增加。茉莉酸信号转导途径和水杨酸信号转导途径存在着交叉,小GTP结合蛋白和细胞分裂素可能起着信号开关的作用。
植物基因同源重组研究现状
张秀海 孙勇如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37-140.
摘要
(
1222
)
PDF
(127KB) (
17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同源重组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从噬菌体、细菌到真核生物均有存在。它对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具有重大影响,一直是生物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染色体外同源重组、染色体内同源重组以及基因打靶三个方面综述了同源重组在植物方面的研究现状。从分子水平上较详尽的介绍了同源重组发生的机制以及同源重组在生物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及其存在的局限性。
光系统II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王梅 单际修 钟泽璞 李良璧 匡廷云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41-149.
摘要
(
1542
)
PDF
(352KB) (
132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CP43和CP47是构成光合生物内周天线的两个重要的色素蛋白复合物,在生物体内主要起着传递激发能的作用。最近,大量研究证明,它们在放氧等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借助各种先进的研究技术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探讨,以揭示它们行使不同生理功能的分子机理。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使人们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因此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本文即对近年来人们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以蓝藻为转化材料,通过基因定点突变技术对CP43和CP47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全面综述,并进行了点评和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新问题,为人们进行深入研究提供了详尽的研究资料和建设性的思路。
脂质体重组和脂蛋白体在植物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余和芬 陈珈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50-154.
摘要
(
1402
)
PDF
(167KB) (
117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脂质体是磷脂在一定条件下在水中形成的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的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在推动生物膜的研究进展中,它作为模式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用于研究膜蛋白的性质和功能;膜脂和膜蛋白的相互关系;膜的电化学性质等。近年来脂质体重组技术开始引入到植物学研究领域,用于对植物膜蛋白的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脂质体的制备和脂酶体重组的方法及其在植物生物膜研究中的应用。
植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及其保护——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评述
王仁卿 宋凯 郭伟华 程伟 张明才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55-159.
摘要
(
1461
)
PDF
(106KB) (
126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第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于1999年8月1日至7日在美国密苏里召开,这是20世纪世界植物学家的最后一次盛会,大约有450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21世纪的植物科学等主题展开讨论,主要内容包括6个方面,即植物生物多样性:系统和进化;生态学、环境和保护生物学;结构、发育和细胞生物学;遗传和基因组学;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植物的人类利用:经济植物学和生物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大会的概况,特别评述了有关植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我国植物科学发展提出建议。
研究简报
超低氧处理对贮藏期间甜橙果实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田世平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60-167.
摘要
(
1192
)
PDF
(458KB) (
74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主要探讨甜橙[(Citrus sinensis (L.) Osb.]果实在短期超低氧贮藏条件下,果皮和果汁中乙醇和乙醛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它们在不同贮藏温度和货架存放期间的变化和对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在普通冷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期的延长,甜橙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虽呈上升趋势,但超低氧贮藏更明显地刺激果实中乙醇和乙醛含量的迅速增加。甜橙果实在0.3% O2的超低氧条件下贮藏30 d,果皮中乙醇的含量为519.8 μg/kg,果汁中达1547.1 μg/kg,比普通冷藏的果实高83倍,乙醛的含量较对照果实高6~7倍。低氧处理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pH值的影响不大。甜橙果汁中乙醇含量在1000 μg/kg以下时果实的风味品质仍在正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对甜橙果实进行短期(<20 d)的超低氧处理是可行的。
五种提取马尾松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李丹 凌定厚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68-173.
摘要
(
1360
)
PDF
(218KB) (
96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对于含有大量多糖如酚、酯、萜等其它二次代谢产物的松科和杉科等针叶植物,要从其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一般都比较困难。本文以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针叶为材料,分别采取了简易提取法、高盐沉淀法、CTAB沉淀法、Ziegenhagen法和QIAGEN公司DNeasy Plant Mini Kits 5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和RAPD 3种方法对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的产量、质量和耗时、耗费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定量总结,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取最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分子生态学研究工作的实际特点确定了CTAB沉淀法为最佳方法。
草莓叶片再生芽及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邓馨 胡文玉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74-178.
摘要
(
1396
)
PDF
(172KB) (
98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从五个草莓品种中筛选了再生频率高的品种M14,并进一步提高其再生频率至100%,单叶盘再生芽数至10.0个;石蜡切片法观察其芽多起源于愈伤组织,少数由叶细胞脱分化后直接形成; 该再生体系用于根癌农杆菌菌株EHA105介导的基因转化,并以14.5%频率得到抗卡那霉素的抗性芽,初步鉴定是转化芽。上述结果表明高频率稳定的草莓品种M14 叶片再生芽及遗传转化系统已经形成,并可以用于转基因研究。
西瓜柱头乳突细胞分泌活动期间ATP酶活性超微结构定位
刘林 范树国 张再君 郭延奎 张恒悦 叶秀麟 梁承邺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79-184.
摘要
(
1314
)
PDF
(226KB) (
79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研究了西瓜柱头乳突细胞ATP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质膜、内质网、质体的内部片层、胞间连丝以及多数大液泡的膜上面都有大量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线粒体和小泡上只有少量酶活性反应产物。分泌活动停止后处于解体状态的细胞内,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液泡膜上。分泌旺盛的乳突细胞质膜具有高的ATP酶活性表明分泌物运出需要大量能量,内质网 ATP 酶活性强可能意味着该细胞器参与分泌物合成。
CO2对离体欧芹叶片中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姜微波 Amnon LERS Nehemia AHARONI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85-187.
摘要
(
1254
)
PDF
(123KB) (
74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以离体欧芹叶片为实验系统,研究了CO2对叶片中蛋白质降解的影响。对离体欧芹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及可溶蛋白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CO2具有抑制离体欧芹叶片中蛋白质降解的作用,这为进一步了解CO2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机理很有意义。
科学家园地
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
周丽华 杨云珊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88-189.
摘要
(
1562
)
PDF
(64KB) (
71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动态与信息
梅品种国际登录年报(1999)出版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靳晓白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90-190.
摘要
(
1485
)
PDF
(45KB) (
5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中国植物学会1999年工作总结及2000年活动计划
蔡瑞娜
植物学报. 2000, 17(02): 191-192.
摘要
(
1708
)
PDF
(39KB) (
45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