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过刊浏览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审稿流程
历史沿革
历年审稿专家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数据政策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长英文摘要撰写模板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编委会
青年编委
远程办公区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读者服务区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知识体系
仪器设备
更多...
试剂耗材
更多...
技术服务
更多...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友情链接
微信号:zwxb_2025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00年, 第04期
刊出日期:2000-07-20
综述与专论
高等植物光系统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新进展
孙钦秒 冷静 李良璧 匡廷云
植物学报. 2000, 17(04): 289-301.
摘要
(
2364
)
PDF
(413KB) (
396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系统命名的基础上对高等植物光系统II 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II)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福建苏铁调查研究初报
郑芳勤 张晓萍 潘爱芳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02-305.
摘要
(
2181
)
PDF
(132KB) (
241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对福建苏铁经过三年多的调查、观察和研究,基本完成福建苏铁原产地的调查,认为福建原产两种苏铁,即苏铁与四川苏铁。本文还对福州树木园引种栽培的苏铁进行分类研究,有苏铁、四川苏铁、海南苏铁、攀枝花苏铁、广东苏铁、台东苏铁、元江苏铁、暹罗苏铁、石山苏铁、篦齿苏铁、越南苏铁、叉叶苏铁、多羽叉叶苏铁、多歧苏铁、刺叶苏铁等,另有三种形态特征比较特殊的苏铁也在本文进行了简要描述。
Rubisco活化酶的研究进展
韩鹰 陈刚 王忠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06-311.
摘要
(
2966
)
PDF
(221KB) (
464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Rubisco活化酶是近年中发现的一种可以调节Rubisco活性的酶,它能使Rubisco在植株体内条件下达到最大活化程度。Rubisco活化酶不仅具有活化Rubisco的活性,而且具有ATP水解酶活性。在ATP水解过程中,Rubisco活化酶促使各种磷酸糖抑制物从Rubisco上解离下来,恢复Rubisco活性。Rubisco活化酶的发现与研究使许多Rubisco体内活化中的疑难问题得到了阐明。本文还介绍了Rubisco活化酶的分子特性、酶作用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它活性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环境条件对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冯虎元 安黎哲 王勋陵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12-318.
摘要
(
2725
)
PDF
(262KB) (
376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技术是近年兴起的一项快速、可靠的技术。利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可以揭示碳同化的过程的许多方面的信息。13C和12C同位素效应,使它们在进行碳循环时发生稳定碳同位素的分馏。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CO2经气孔扩散分差和RUBPCase及PEPCase羧化分馏是造成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比率(R=13C/12C)不同于源CO2中碳同位素比率的主要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同时决定植物碳同位素组成。植物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同时还是古气候重建和预测未来环境变化的理论基础。本文综述了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矿质营养、盐分和大气污染物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凌杏元 周培疆 朱英国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19-332.
摘要
(
2476
)
PDF
(465KB) (
294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从线粒体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线粒体转录 RNA、 线粒体蛋白、转基因植物以及花粉败育机理六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综述了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的进展,并对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前景作了展望。
计算机视觉在植物显微结构观测中的应用
马书荣 李海英 吴晓东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33-337.
摘要
(
1944
)
PDF
(130KB) (
157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显微结构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究已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计算机视觉在植物显微结构中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计算机视觉的形成和发展,计算机视觉在植物显微结构中的应用和目前植物显微结构计算机视觉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大蒜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进展
高述民 陆帼一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38-344.
摘要
(
2191
)
PDF
(215KB) (
242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大蒜生产主要靠无性繁殖,因此,进行大蒜体细胞胚发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大蒜体细胞胚发育的影响因子进行了综述,其中较高浓度的维生素B1及还原态氮源可能有利于胚胎发生,而大蒜体细胞内含物则不利于胚胎发生。此外,对大蒜体细胞胚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系统开展体细胞胚发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建立悬浮培养体系以及进行大蒜体细胞胚无性系变异的研究等,具有广阔的前景。
保卫细胞碳代谢与气孔运动
张蜀秋 刘新 娄成后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45-351.
摘要
(
2388
)
PDF
(226KB) (
334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作为气孔运动渗透调节的代谢基础,气孔保卫细胞的碳代谢有特殊的调控机理。本文介绍了气孔保卫细胞中参与碳代谢的主要酶的特性及调控特点,特别是保卫细胞叶绿体中催化苹果酸形成的PEP羧化酶,其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了保卫细胞信号传递。保卫细胞碳代谢调控在气孔运动调节中的作用,并讨论了保卫细胞碳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研究简报
三种国产阴地蕨科植物叶的表皮构造
焦瑜 王士俊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52-359.
摘要
(
2223
)
PDF
(427KB) (
182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三种国产阴地蕨科植物:劲直蕨萁(Botrypus strictus)、小阴地蕨(Botrychium lunaria)和薄叶阴地蕨(Sceptridium daucifolium)〖WTBZ〗叶的成熟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观察和研究。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气孔散生,气孔类型无规则型,气孔长轴方向多与叶脉延伸方向一致。但也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劲直蕨萁与另外二个种的区别更为明显:前者表皮细胞垂周壁直,相邻气孔不接触,保卫细胞平周壁具细条纹。但后二者之间亦有一定区别:薄叶阴地蕨的气孔为下生式,不下陷,而小阴地蕨的气孔为两面气孔型,气孔下陷。本文是国内首次对阴地蕨科叶的表皮构造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表皮构造在阴地蕨科植物的鉴定上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研究阴地蕨科的分类以及起源和演化上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NaCl对小麦光合功能的伤害主要是由离子效应造成的
朱新广 张其德 匡廷云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60-365.
摘要
(
2177
)
PDF
(312KB) (
172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采用荧光动力学的方法来区分盐胁迫中的渗透因素和离子因素。用五种等渗Hogland培养液(分别含(NaCl,KCl,NaNO3,KNO3和PEG)对冬小麦处理两星期。结果,与对照相比,NaCl处理引起PSII受体侧电子库(CA/Fo)变小,PSII活性(Fv/Fo)、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量子产量(Yield)与荧光化学猝灭系数(qP)下降,但使QB-非还原性PSII反应中心含量增加。然而,等渗的PEG处理并不产生类似的伤害。这表明渗透因素不是盐胁迫对光合作用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同时,KNO3处理对光合作用不产生伤害。由于NaCl和NaNO3处理均造成受体侧电子库变小,PSII活性和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下降,并使QB-非还原性PSII反应中心增加,而等渗的PEG和KCl处理并不产生类似的伤害,这暗示Na+可能是盐胁迫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毒害离子。
花生雌雄两性细胞发育关系的研究
王福青 王铭伦 丛明日 郑芝荣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66-371.
摘要
(
2392
)
PDF
(193KB) (
215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试验结果表明,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和程序与前人结论相一致,但发现:1)尽管雌雄蕊同时形成,但在雌雄配子形成不同步的情况下,花粉和胚囊中的大量淀粉却能同时充实,并且同时成熟等待受精。2)大孢子母细胞形成比小孢子母细胞迟0.7~0.8片展叶;雌配子体形成比雄配子体迟0.5~0.6片展叶。3)雌雄两性细胞发育特点不同,雄性是小孢子形成快而花粉粒发育慢,雌性是大孢子形成慢而胚囊发育快,为此在所用时间上,花粉粒发育约是小孢子形成的1.6倍,是胚囊发育的2.3倍,而大孢子形成约是胚囊发育的2.2倍,约是小孢子形成的1.4倍。
花粉形态计算机量化分析研究
曾志将 王开发 俞小明 张卫东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72-374.
摘要
(
1939
)
PDF
(92KB) (
125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以白莲花粉为实验材料,介绍了进行花粉形态计算机量化分析的步骤。花粉经醋酸法处理后,用电子显微镜对花粉进行观察照相,尔后用计算机技术对花粉电镜照片进行处理,最后用C语言编制了计算花粉形态面积的计算机程序。结果表明:花粉计算机量化分析有助于快速定量测定有关花粉形态指标,是花粉数量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
紫竹梅、吊竹梅和鸭跖草气孔分布与比较
吕洪飞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75-380.
摘要
(
1692
)
PDF
(172KB) (
259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用无色指甲油印痕法对鸭跖草科的紫竹梅、吊竹梅和鸭跖草的幼茎、成熟茎、成熟叶鞘的外表皮和幼叶、成熟叶和上、下表皮的气孔分布进行观察。并借助于计算机对三种植物的各器官各部分的气孔分布进行差异性检验和总体比较。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的幼茎、成熟茎和成熟叶鞘外表皮的上部、中部、基部的气孔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而幼叶和成熟叶的上、中、下部的气孔分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或极显著差异。三种植物的总体比较,只有幼茎无显著性差异。同科不同属的三种植物不同器官的气孔分布存在差异与其遗传和生境条件有关。在植物不同的器官中,叶表面的气孔分布特征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佐证。
科学家园地
中国海藻科学的创始人——曾呈奎
周显铜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81-382.
摘要
(
2727
)
PDF
(45KB) (
93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动态与信息
介绍《CHINESE TREE PEONY》
吴江梅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83-383.
摘要
(
2734
)
PDF
(29KB) (
105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第六届国际古植物学大会在秦皇岛召开
孙启高
植物学报. 2000, 17(04): 384-384.
摘要
(
2624
)
PDF
(47KB) (
82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