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过刊浏览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审稿流程
历史沿革
历年审稿专家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数据政策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长英文摘要撰写模板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编委会
青年编委
远程办公区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读者服务区
最新录用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知识体系
仪器设备
更多...
试剂耗材
更多...
技术服务
更多...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友情链接
微信号:zwxb_2025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2003年, 第06期
刊出日期:2003-12-20
综述与专论
水生植物在污水处理和水质改善中的应用
贺锋 吴振斌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41-647.
摘要
(
2979
)
PDF
(560KB) (
245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介绍了水生植物在污水治理中的应用。通过与其他方法的比较,说明了水生植物净化法有其独特的优点。分别阐述了低等植物藻类及高等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应用类型、方式,应用范围及净化机理,还对高等水生植物的选取标准作了描述。指出了该方法使用的可行性,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徐小彪 张秋明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48-655.
摘要
(
2806
)
PDF
(629KB) (
328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全世界猕猴桃属植物共有66种,中国分布有62种,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猕猴桃属植物中经济栽培价值较高的是中国特有的美味猕猴桃、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和毛花猕猴桃等。以此为主要对象,对其起源、栽培历史及利用价值、种类与分布、品种资源与特异种质、种质保存、花粉形态、染色体数目与倍性、同工酶分析以及DNA分子标记等研究利用现状作一综述,并讨论了中国猕猴桃种质资源今后的研究展望,这将有助于猕猴桃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品种改良。
林木花药培养研究进展及展望
张冰玉 苏晓华 周祥明 纪丽丽 黄秦军 张香华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56-663.
摘要
(
2469
)
PDF
(566KB) (
173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数林木在遗传上高度杂合,给育种和遗传研究带来很多不便。与农作物相比,林木花药培养的意义更为重大。对国内外林木花药培养的现状及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概述,讨论了其在21世纪分子生物技术时代的应用前景,旨在促进林木花药培养技术的完善并开拓其应用领域。
脱落酸诱导气孔关闭的信号转导研究
权宏 施和平 李玲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64-670.
摘要
(
3428
)
PDF
(481KB) (
162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气孔保卫细胞是单个细胞水平研究ABA信号转导机制的一 个模式系统。脱落酸(ABA)通过对保卫细胞生理生化状态、胞质Ca2+浓度及其离子通道调节诱导气孔关闭过程。这个过程涉及的因素有:ROS、IP3、cADPR、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等。
植物耐冷性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国莉 郭振飞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71-679.
摘要
(
2633
)
PDF
(697KB) (
156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近年来对植物耐冷性分子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植物的冷敏感性可以通过调节膜脂的不饱和脂肪酸水平得到调控,调节的途径是通过酰脂去饱和酶和甘油-3-磷酸酰基转移酶的作用;利用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超表达抗氧化酶基因,如编码SOD、 APX、CAT和GR等的基因,可望提高耐冷性;植物低温逆境信号转导的研究表明,ABA不仅是重要的低温逆境信号,而且可调节冷害下基因的表达,Ca2+是一个主要的第二信使,蛋白激酶途径也参与了植物冷害的信号转导;低温诱导的蛋白或酶类主要有脱水蛋白和热稳定蛋白。
细胞色素 b559与PSⅡ光抑制的光保护机制
李新国 孟庆伟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80-687.
摘要
(
2399
)
PDF
(578KB) (
148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Cyt b559是由两条多肽,即α_、β_两个亚基组成的一种血红蛋白,是光系统Ⅱ(PSⅡ)蛋白复合体必不可少的组分。简要介绍了Cyt b559的分子组成及其氧化还原特性。重点阐述了在光抑制条件下Cyt b559对PSⅡ反应中心的可能保护机制和由Cyt b559参与的围绕PSⅡ的循环电子传递。
园艺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
吴国良孙建平冀爱青 张燕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88-695.
摘要
(
2376
)
PDF
(638KB) (
233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综述了园艺植物的器官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组织及细胞超微结构研究,逆境下不同器官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了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植物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研究进展
唐中华 于景华 杨逢建 祖元刚
植物学报. 2003, 20(06): 696-702.
摘要
(
2341
)
PDF
(575KB) (
163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目前,植物生物碱作为植物的化学防御武器,在植物的生态适应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观点已得到了普遍的接受。生物碱代谢生物学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集中在生物碱合成和贮存部位、转运途径、代谢调控因子、生物合成途径和关键酶及其编码基因等方面,现就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并提出了该领域尚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
研究论文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转化彩色棉的研究
王义琴 陈大军危晓薇吴明刚王冬梅姚正培 黄全生 刘丰疆 美丽古利 李仁敬 孙勇如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03-712.
摘要
(
2424
)
PDF
(1973KB) (
153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天麻抗真菌蛋白(gastrodia antifungal protein简称GAFP)是从我国传统中药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中分离到的一种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蛋白质,它对许多植物真菌病包括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等的致病菌离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工程上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GAFP的基因gafp转入3个新疆彩色棉品种中,通过田间抗病筛选和分子检测,得到了高抗黄萎病的转基因植株,两株Southern杂交阳性植株LB-5-8和ZB-1-49对黄萎病表现整株免疫。RT-PCR的结果显示,LB-5-8和ZB-1-49中均有gafp的正确转录;离体的抑菌实验也表明,它们的蛋白粗提物对棉花黄萎病致病菌离体有明显的抑制,表明了gafp在转基因植株中的正确表达,翻译的产物具有活性。经过进一步选育和扩繁,发现转基因彩色棉后代具有稳定的、较强的抗黄萎病能力,本研究为通过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方法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在水生与气生状态下石莼光合作用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
邹定辉高坤山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13-722.
摘要
(
2444
)
PDF
(559KB) (
144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如何对付由于高潮时的水生状态与低潮时的气生状态高频率循环所导致的不同环境条件,是潮间带海藻的光合作用所面临的独特问题。对采自汕头沿岸的石莼(Ulva lactuca)在水生和气生不同状态下光合作用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特性进行了测定,以探讨这种常见的潮间带绿藻在潮汐循环背景下的光合特性。在气生状态下,光饱和净光合速率(Pmax)随气生暴露时间的变化模式可以很好地用三次方程进行描述,而温度影响方程的系数;当水分损失为15%时,石莼的Pmax增加至最大值,然后Pmax随进一步脱水而下降,在水分损失为80%时下降至0。温度对Pmax的影响在水生状态下比在气生状态下更大。气生状态下(充分水化)Pmax在10℃时显著小于水生状态下的值,而在30℃时则相反。在10℃时,气生干出时间在6 h 以内,或在20℃时,气生干出时间在2.2 h 以内,石莼的净碳固定量在气生状态下比在水生状态下要大;而在30℃时,在气生状态下的净碳固定量比总是小于在水生状态下的净碳固定量。认为石莼在低潮气生状态下与在高潮水生状态下光合特性及净碳固定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与环境温度及叶状体的水分状态有关。
中国大蒜(Allium sativumL.)18个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多态性分析
高述民李凤兰陆帼一 杜慧芳赵英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23-729.
摘要
(
2454
)
PDF
(336KB) (
123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了中国大蒜3个生态型(低温反应敏感型、低温反应中间型和低温反应迟钝型)中18个较典型的品种的酯酶同工酶,并用排序分析法对18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将18个品种分为3个变种群: 1.“苏联”蒜变种群(var.Russia),2.吉木萨尔白皮蒜变种群(var.Jimusaer),3.中国内陆大蒜变种群(var.China)。其中中国内陆大蒜变种群又可分为5个品种群:①关中蒜品种群,②西北蒜品种群,③西南蒜品种群,④云贵蒜品种群,⑤华东蒜品种群。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大蒜生态型不能完全等同于基因型,酯酶同工酶的变化可能更能说明大蒜的亲缘进化关系。
黑麦染色体的银染研究
何江浔 徐玲玲 李懋学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30-733.
摘要
(
2060
)
PDF
(867KB) (
119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对黑麦染色体银染过程的盐酸解离条件进行探索的同时,对黑麦染色体的银染正反应区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经短时间空气干燥(4~24 h)的黑麦染色体制片,随着盐酸解离强度的递增,分别出现了核仁组织区(NOR)、NOR和端粒以及NOR和着丝点的银染正反应,就此现象讨论了端粒和着丝点的银染机理。
研究简报
长芒苋——中国苋属一新归化种
李振宇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34-735.
摘要
(
1719
)
PDF
(185KB) (
79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首次记载长芒苋Amaranthus palmeri S. Watson,一种原产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的有毒植物,为中国归化杂草一新记录。
专题介绍
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应用
蒋家焕郭奕明杨映根 郑金贵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36-744.
摘要
(
2195
)
PDF
(700KB) (
123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基因工程的兴起,使特定的外源基因引入植物细胞成为可能。水稻转基因研究是国内外植物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十几年来,水稻转基因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综述了水稻基因转化的方法、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及外源基因在转基因后代中的遗传表达的研究进展。
改善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条件的研究进展
蔡能 易自力 李祥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45-751.
摘要
(
2594
)
PDF
(517KB) (
254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传统组织培养存在许多缺点,许多学者从培养基、培养容器、环境条件(光照、气体等)进行了研究和改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
Expansin的研究进展
陈爱国 陈进红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52-758.
摘要
(
2249
)
PDF
(563KB) (
131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随着对植物生长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expansin蛋白具明显而广泛的促进生长的作用。简述了expansin蛋白的生化特性及其对细胞壁的松弛机制,同时介绍了expansin在水稻中的组织定位。
科学家园地
植物发育分子遗传学家刘重持博士
童哲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59-760.
摘要
(
2004
)
PDF
(681KB) (
116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动态与信息
继往开来,开创植物科学新篇章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61-762.
摘要
(
2664
)
PDF
(166KB) (
65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从单分子到细胞的生物膜与膜蛋白研究--美国Purdue大学关于生物膜的研究计划简介
陈建敏 孙德兰
植物学报. 2003, 20(06): 763-765.
摘要
(
2699
)
PDF
(229KB) (
127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