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未受精胚珠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孙守如, 章鹏, 胡建斌, 孙利萍, 张曼, 孙治强
植物学报. 2013, 48(1):
79-86.
doi:10.3724/SP.J.1259.2013.00079
摘要
(
1021 )
PDF (394KB)
(
1252
)
知识图谱
收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品种试验1号为材料, 以未受精胚珠为外植体, 研究了激素种类、外植体发育时期、高温预处理时间和AgNO3浓度对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2,4-D、NAA和6-BA组合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 出胚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MS+1.0 mg·L–12,4-D+0.25 mg·L–1NAA+0.5 mg·L–16-BA, 出胚率达31.1%; 雌花开放当天的胚珠出胚率最高(26.7%), 且愈伤组织形成频率低(<5%); 外植体在黑暗、高温(35°C)条件下处理5天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 出胚率为32.2%。培养基中添加AgNO3对胚状体形成的抑制作用明显。胚状体转移至成苗培养基后可形成正常小苗, 出苗率最高可达64.3%, 植株再生过程经历了典型的胚胎发育途径。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胚状体极有可能起源于胚囊珠孔端的细胞, 即卵细胞或助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