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历史沿革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基金项目著录格式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图片展示
更多...
远程办公区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审稿
编委审稿
主编办公
编辑办公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读者服务区
最新录用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分栏目浏览
OA文章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友情链接
主管:
中国科学院
主办: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植物学会
协办:
陕西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测绘局
NCBI
中国精品学术期刊双语出版数据库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创刊30年特邀综述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全选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戴思兰, 黄河, 付建新, 洪艳
植物学报
2013,48(6):589-607. DOI:10.3724/SP.J.1259.2013.00589
摘要
(
787
)
PDF
(574KB) (
2029
)
收藏
分子育种技术在跨越种间隔离障碍、加速育种进程和获得新奇特变异方面具有传统育种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将其用于观赏植物育种将会极大地提升产品品质并可增强产业竞争力。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的研究进展, 希望能为国内观赏植物研究者提供一份参考资料。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果实成熟和衰老的分子调控机制
田世平
植物学报
2013,48(5):481-488. DOI:10.3724/SP.J.1259.2013.00481
摘要
(
1493
)
PDF
(309KB) (
3279
)
收藏
成熟和衰老是果实生命周期中的两个重要阶段, 直接影响果实的品质保持及采后寿命。果实的成熟、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 受诸多内源因子的调控和外源因素的影响。该文重点综述近年来果实成熟、衰老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以及外源信号分子对果实成熟和衰老的调控作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我国观赏花卉品质形成的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王小菁, 杨玉萍
植物学报
2013,48(5):471-480. DOI:10.3724/SP.J.1259.2013.00471
摘要
(
727
)
PDF
(351KB) (
1272
)
收藏
花色、花香、花形和花期等品质性状与花卉商品价值体现有着直接的关系, 花卉品质形成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十分重要。该文综述了近10年来我国观赏花卉品质形成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成果, 以期为花卉分子育种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丨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生长素在植物胚胎早期发育中的作用
宋丽珍, 王逸, 杨青华, 程佑发
植物学报
2013,48(4):371-380. DOI:10.3724/SP.J.1259.2013.00371
摘要
(
1283
)
PDF
(363KB) (
2359
)
收藏
有性生殖是有花植物的一个重要特征, 胚胎则是实现有性生殖和世代交替的重要载体。植物胚胎从双受精开始, 经历了合子极性建立、顶基轴形成、细胞层分化和器官形成等过程, 这些过程都受到生长素的调控。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生长素在生物合成、极性运输和信号转导3个层面上调控胚胎的发育过程。该文以双子叶植物拟南芥(
Arabidopsis thaliana
)为例, 综述了生长素对胚胎早期发育过程, 包括合子极性和顶基轴建立、表皮原特化和对称模式转变、胚根原特化和根尖分生组织形成及茎尖分生组织形成等发育的调控机制。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植物发育性细胞程序死亡的发生机制
贺新强, 吴鸿
植物学报
2013,48(4):357-370. DOI:10.3724/SP.J.1259.2013.00357
摘要
(
658
)
PDF
(510KB) (
2419
)
收藏
细胞程序死亡是多细胞生物体在内源发育信号或外源环境信号作用下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该文介绍了植物细胞程序死亡类型的几种划分方法、植物发育性细胞程序死亡研究常用的实验体系, 并着重概述有关植物发育性细胞程序死亡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的系统发育与分类系统
张宪春, 卫然, 刘红梅, 何丽娟, 王丽, 张钢民
植物学报
2013,48(2):119-137. DOI:10.3724/SP.J.1259.2013.00119
摘要
(
1118
)
PDF
(392KB) (
3556
)
收藏
石松类和蕨类植物是以孢子繁殖的维管植物, 在陆地植物演化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分子系统学研究的开展, 各大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得以阐明, 传统上的概念得以修正, 新的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也被提出, 并不断得到完善。该文介绍国内外在蕨类植物系统发育方面的研究成果, 重点讨论中国分布的类群的分类处理。文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现代石松类和蕨类植物的分类系统, 包括5亚纲、14目、39科及12亚科、约140余属。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 机遇还是挑战?
储成才
植物学报
2013,48(1):10-22. DOI:10.3724/SP.J.1259.2013.00010
摘要
(
1380
)
PDF
(380KB) (
4423
)
收藏
转基因生物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育种技术, 也是当前国际上进展最快、竞争最激烈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生物技术育种诞生以来, 转基因作物的商品化应用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该文就世界上转基因生物技术育种及产业化现状、几个主要转基因作物安全性案例及最终结果, 以及如何科学推进我国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等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以期帮助公众科学地理解和面对转基因生物技术所带来的育种技术上的革命。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
植物转基因技术——回顾与前瞻
杨维才
植物学报
2013,48(1):6-9. DOI:10.3724/SP.J.1259.2013.00006
摘要
(
900
)
PDF
(242KB) (
1258
)
收藏
自从1953年Watson和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以来, 以DNA重组技术为基础的转基因技术迅速发展, 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文回顾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重点介绍了基因定点突变技术ZFN和TALEN, 以期帮助读者全面快速地了解这一令人充满期待的新的转基因技术。
相关文章
丨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