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广义蕨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概述
王凤攀, 仲昭暄, 陈利君, 舒江平, 严岳鸿
植物学报    2024, 59 (3): 495-514.   DOI: 10.11983/CBB23090
摘要   (398 HTML16 PDF(pc) (3358KB)(1773)  

广义蕨类植物(石松类和蕨类)是陆生维管植物第二大类群, 兼具孢子植物和维管植物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衔接陆生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广义蕨类植物表现出许多不同于其它植物类群的独特生物学过程, 在研究植物基因组演化、器官发育、繁殖方式及环境适应等方面是一类关键的植物类群。现代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推动了广义蕨类植物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 为其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巨大便利。为充分认识广义蕨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该文从多角度全面总结了广义蕨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 重点论述广义蕨类植物在器官发育、生殖过程、环境适应性和次生代谢物合成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系统阐述其在揭示广义蕨类植物特殊生物学过程中的应用及各类基因的功能。最后, 对如何加快广义蕨类植物基因功能研究, 并利用相关研究揭示其生物学特性和开发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建议。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2 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植物物种数目和基因组大小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解析植物全基因组序列是从遗传的全局角度理解基因的功能及数目演化、新基因的起源、通路相关基因的出现或丢失等关键生物演化事件, 而蕨类植物是研究基因演化过程的重要节点类群。与被子植物相比, 蕨类植物的基因组普遍较大(Wang et al., 2022), 且染色体数目多, 导致该类群物种染色体级别的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难度较高(图2)。截至2023年10月, 共有8种石松类和6种蕨类物种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Marks et al., 2021; Sun et al., 2022) (https://www.plabipd.de/); 其中包括石松目(Lycopodiales) 1种, 卷柏目(Selaginellales) 4种, 水韭目(Isoetales) 3种, 桫椤目(Cyatheales) 1种, 槐叶蘋目(Salviniales) 2种, 水龙骨目(Polypodiales) 3种(表1)。这些物种基因组相对较小, 基本能够代表多数蕨类植物。东北石松(Lycopodium clavatum)、卷柏(Selaginella spp.)和水韭(Isoetes spp.)属于石松类, 细叶满江红(Azolla filiculoides)、勺叶槐叶蘋(Salvinia cucullata)和美洲水蕨(Ceratopteris richardii) 代表水生蕨类, 卷柏、水韭、细叶满江红和勺叶槐叶蘋为异型孢子。东北石松、美洲水蕨、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和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为同型孢子, 桫椤是高大直立树状蕨类植物, 美洲水蕨孢子体叶片具两型。目前, 8个目级蕨类植物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和组装的物种还是空白(图2)。以三代测序技术的通量和深度, 基因组大和染色体片段化程度高仍将是阻碍蕨类植物全基因组测序的主要因素。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