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 2014, Vol. 49 ›› Issue (6): 653-662.DOI: 10.3724/SP.J.1259.2014.00653 cstr: 32102.14.SP.J.1259.2014.00653
王芳
收稿日期:
2013-10-18
修回日期:
2014-03-03
出版日期:
2014-11-01
发布日期:
2014-11-21
通讯作者:
王芳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Fang Wang
Received:
2013-10-18
Revised:
2014-03-03
Online:
2014-11-01
Published:
2014-11-21
Contact:
Fang Wang
摘要: Rab蛋白4个保守的鸟嘌呤核苷酸结合结构域G1、G3、G4和G5共同参与了与GTP的结合及水解过程。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RabD2b(AtRabD2b)G4结构域的重要氨基酸位点天冬酰胺(asparagine, N)突变为异亮氨酸(isoleucine, I)(AtRabD2b[N121I]), 并研究了N121I突变对AtRabD2b亚细胞定位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N121I突变使AtRabD2b由原来的高尔基体点状定位转变为高尔基体和细胞质弥散定位。AtRabD2b能够互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同源蛋白Ypt1突变产生的功能缺陷, 而AtRabD2b[N121I]仅能部分互补Ypt1的功能。AtRabD2b[N121I]转基因植株表现出矮化、丛生、不育和茎顶端坏死等多效性异常表型, 与AtRabD2b转基因植株出现的主茎异常抽出表型不同。上述结果表明, N121I突变不仅引起了AtRabD2b亚细胞定位的改变, 而且影响了其正常功能。
王芳. 拟南芥RabD2b蛋白氨基酸突变对定位和功能的影响. 植物学报, 2014, 49(6): 653-662.
Fang Wang. RabD2b Protein N121I Mutation Affects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s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2014, 49(6): 653-662.
[1] | 赵珮杉 高广磊 丁国栋 张英. 林龄和生态位对樟子松人工林地下真菌群落构建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预发表): 1-0. |
[2] | 杜英杰 范爱连 王雪 闫晓俊 陈廷廷 贾林巧 姜琦 陈光水. 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乔木树种与林下灌木树种根-叶功能性状协调性及差异[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
[3] | 李梦琦 苗灵凤 李大东 龙奕帆 叶冰冰 杨帆.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细根功能性状对不同潮位沉积物养分变化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4): 1-0. |
[4] | 刘茹, 李阳, 唐兆成, 郝婷婷, 张保龙. 甘蓝中催化NMN降解生成NR的5′-核苷酸酶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J]. 植物学报, 2025, 60(3): 1-0. |
[5] | 刘淑琪 崔东 江智诚 刘江慧 闫江超. 短期氮、水添加和刈割减弱了苦豆子型退化草地土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联系[J]. 生物多样性, 2025, 33(3): 24305-. |
[6] | 刘志祥, 谢华, 张慧, 黄晓磊. 表皮碳氢化合物在社会性昆虫中的功能多样性及其调控[J]. 生物多样性, 2025, 33(2): 24302-. |
[7] | 闫小红, 傅英健, 胡文海. 亚热带地区3种常绿阔叶植物光系统II功能对冬季短暂升温的响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331-342. |
[8] | 吴闫宁, 郝珉辉,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长白山森林功能多样性与地上碳汇功能的关系及其随演替的变化[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32-243. |
[9] | 李姝雯, 汤璐瑶, 张博纳, 叶琳峰, 童金莲, 谢江波, 李彦, 王忠媛. 降水梯度带榆树枝叶协作关系的区域分异规律[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2): 282-294. |
[10] | 陈丁松, 刘子恺, 贺子洋, 陈伟东. 缓步动物多样性、分布特征和生态功能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 2025, 33(2): 24406-. |
[11] | 杨柳卿, 王劲, 燕敬利, 陈芹芹, 程浩坤, 李春, 赵培玉, 杨博, 江元清. 甘蓝型油菜转录因子BnaABF2的表征分析及互作蛋白鉴定[J]. 植物学报, 2025, 60(1): 49-61. |
[12] | 徐嘉昕, 肖元明, 王小赟, 王雯莹, 马玉花, 李强峰, 周国英. 微生物菌肥与氮磷肥回补对退化高寒草甸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59-172. |
[13] | 胡海涛, 武越, 杨玲. 植物NAD(P)+的生物合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25, 60(1): 114-131. |
[14] | 牛亚平, 高晓霞, 姚世庭, 杨元合, 彭云峰. 退化高寒草地植物多样性和功能群组成与地上生产力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83-92. |
[15] | 王雯莹, 肖元明, 王小赟, 徐嘉昕, 马玉花, 李强峰, 周国英. 多功能群物种配置模式下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的关联[J]. 植物生态学报, 2025, 49(1): 103-117.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