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和臣, 王慧娟, 李艳敏, 高杰, 袁欣, 王利民, 王校晨, 赵银鸽, 符真珠. 月季红双喜花瓣变色的化学基础及比较转录组分析[J]. 植物学报, 2022, 57(5): 649-660. |
[2] |
马朝峰,戴思兰. 光受体介导信号转导调控植物开花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9, 54(1): 9-22. |
[3] |
蒋裕良, 白坤栋, 郭屹立, 王斌, 李冬兴, 李先琨, 刘志尚. 北热带喀斯特森林木本植物花性状及其生境分异[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2): 148-156. |
[4] |
赵翔, 赵青平, 杨煦, 慕世超, 张骁. 向光素调节植物向光性及其与光敏色素/隐花色素的相互关系[J]. 植物学报, 2015, 50(1): 122-132. |
[5] |
戴思兰, 黄河, 付建新, 洪艳. 观赏植物分子育种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3, 48(6): 589-607. |
[6] |
王小菁, 杨玉萍. 我国观赏花卉品质形成的功能基因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13, 48(5): 471-480. |
[7] |
朱满兰, 王亮生, 张会金, 徐彦军, 郑绪辰, 王丽金. 耐寒睡莲花瓣中花青素苷组成及其与花色的关系[J]. 植物学报, 2012, 47(5): 437-453. |
[8] |
王翊, 马月萍, 戴思兰. 观赏植物花期调控途径及其分子机制[J]. 植物学报, 2010, 45(06): 641-653. |
[9] |
孙卫;李崇晖;王亮生;戴思兰*. 菊花不同花色品种中花青素苷代谢分析[J]. 植物学报, 2010, 45(03): 327-336. |
[10] |
宋莉英, 孙兰兰, 舒展, 李伟华, 彭长连. 夏季高光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红的生理功能[J]. 生物多样性, 2009, 17(2): 188-194. |
[11] |
高苏娟;谢修志;陈兆平;黄志刚;赵琦;王小菁. 蓝光调节高粱突变体har1 幼苗的去黄化反应[J]. 植物学报, 2009, 44(01): 69-78. |
[12] |
李大红;刘卉;杨艳丽;甄萍萍;梁建生. 转反义OsRACK1 基因增强水稻抗旱能力[J]. 植物学报, 2008, 25(06): 648-655. |
[13] |
胡进耀, 张素兰, 苏智先, 廖咏梅. 珙桐传粉诱物Ⅰ.花色[J]. 植物生态学报, 2007, 31(1): 166-171. |
[14] |
王长泉 魏小兵. 一品红苞片花色素的分离及初步鉴定[J]. 植物学报, 2006, 23(4): 356-362. |
[15] |
王长泉 刘涛 王宝山. 植物甜菜素研究进展[J]. 植物学报, 2006, 23(3): 302-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