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绿杂交竹和硬头黄竹克隆生长特性比较
																					
							刘广路, 范少辉, 蔡春菊, 张大鹏
							
								植物学报. 2013, 48(3): 
																	288-294. 
																doi: 10.3724/SP.J.1259.2013.00288								  cstr: 32102.14.SP.J.1259.2013.00288							
							
								 摘要 
									( 
1246 )
 
									摘要 
									( 
1246 )  
									
																		 PDF (317KB)
									(
2324
)
									PDF (317KB)
									(
2324
)   
									
																		
																																					 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撑绿杂交竹(Bambusa pervariabilis × Dendrocalamopsis daii)和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两种丛生竹生物量分配及克隆生长特性。结果表明, 硬头黄竹秆生物量比例显著高于撑绿杂交竹, 枝和叶生物量比例显著低于撑绿杂交竹, 硬头黄竹具有更高的养分同化效率。硬头黄竹与撑绿杂交竹的繁殖率无明显差异, 但其退笋率显著低于撑绿杂交竹, 表明硬头黄竹具有更高的繁殖效率。此外, 与撑绿杂交竹相比, 硬头黄竹的成竹根茎更长, 资源开拓性更强。两种丛生竹的新竹生长与母竹数量、大小和年龄结构具显著相关性。硬头黄竹产生的竹笋质量高, 具有较高的成竹率, 生长策略类似K对策; 撑绿杂交竹产生的竹笋数量多, 但退笋率较高, 类似r对策。硬头黄竹和撑绿杂交竹的成竹数(成竹胸径)与母竹数量(母竹胸径)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可以用线性模型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