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锋, Richard Dormatey, 刘寅笃, 李成举, 王云姣, 张春利, 张莹, 范又方, 姚攀锋, 毕真真, 刘玉汇, 白江平, 孙超 . 耐亚磷酸盐马铃薯的筛选与评价[J]. 植物学报, 2024, 59(4): 0-0. |
[2] |
吴相獐, 雷富民, 单壹壹, 于晶. 上海城市公园苔藓植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环境影响因子[J]. 生物多样性, 2024, 32(2): 23364-. |
[3] |
周楷玲, 赵玉金, 白永飞. 基于Sentinel-2A数据的东北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研究[J]. 植物生态学报, 2022, 46(10): 1251-1267. |
[4] |
孙廷哲, 岂泽华, 梁可欣, 李沁, 饶玉春, 穆丹. 蚜害茶树挥发物组分变化的聚类分析[J]. 植物学报, 2021, 56(4): 422-432. |
[5] |
刘丽平, 宋瑞凤, 张馥, 张秀香, 彭桂香, 谭志远. 高秆野生稻内生固氮细菌多样性[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8): 1018-1025. |
[6] |
刘丹, 郭忠玲, 崔晓阳, 范春楠. 5种东北红豆杉植物群丛及其物种多样性的比较[J]. 生物多样性, 2020, 28(3): 340-349. |
[7] |
王凤珍, 唐毅. 食物网关键种的判定及其对稳健性的影响[J]. 生物多样性, 2019, 27(10): 1132-1137. |
[8] |
李巧丽, 延娜, 宋琼, 郭军战. 鲁桑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及特征分析[J]. 植物学报, 2018, 53(1): 94-103. |
[9] |
周亚峰, 许彦宾, 王艳玲, 李琼, 胡建斌.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构建甜瓜幼苗耐冷性综合评价体系[J]. 植物学报, 2017, 52(4): 520-529. |
[10] |
郜二虎, 何杰坤, 王志臣, 徐扬, 唐小平, 江海声. 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单元区划方案[J]. 生物多样性, 2017, 25(12): 1321-1330. |
[11] |
林小植, 李冬梅, 刘焕章, 林鸿生, 杨少荣, 范汉金, 温茹淑. 广东韩江潮州江段鱼类多样性及季节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16, 24(2): 185-194. |
[12] |
刘娟, 邓徐, 吕利新. 西藏八宿川西云杉树线过渡区树木生长与气候关系的一致性[J].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5): 442-452. |
[13] |
陈旭波, 孟世勇, 张小飞, 韩远彬, 刘全儒. 石竹科繁缕属与孩儿参属的数量分类[J]. 植物学报, 2014, 49(4): 432-439. |
[14] |
郁万文, 刘新亮, 曹福亮, 汪贵斌, 张往祥. 不同银杏无性系叶药用成分差异及聚类分析[J]. 植物学报, 2014, 49(3): 292-305. |
[15] |
王江民,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管志勇, 唐海艳. 基于叶形特征的切花菊品种鉴别[J]. 植物学报, 2013, 48(6): 608-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