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历史沿革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论文基金项目著录格式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图片展示
更多...
仪器设备
更多...
试剂耗材
更多...
技术服务
更多...
电子目录推送
《植物学报》电子双月刊逢单月通过邮件进行发行
Email:
我要订阅
友情链接
微信号:zwxb_2009
淘宝店二维码
微店二维码
目录列表
1998年, 第03期
刊出日期:1998-05-20
专论与综述
胚珠发育的分子基础
张宪省 马小杰 郭海新
植物学报. 1998, 15(03): 1-5.
摘要
(
1813
)
PDF
(319KB) (
76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胚珠作为胚囊的携带者,在植物的生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胚珠是种子的前身,它在受精后发育成种子。近年来通过诱变已创造出一些胚珠和胚囊发育异常的突变体,如 sin1, bell, ovm2, ovm3。这几个突变体的表现型不但是珠被发育异常,而且胚囊不能形成或发育异常,最终结果是雌性不育。同时,已分别从蝶兰和矮牵牛的胚珠中分离出一批胚珠发育特异的基因,其中有关MADS Box基因在胚珠形成和发育中的作用研究得比较清楚,基因转化工作证实胚珠的分化和形成受一类新的MADS Box基因控制。
花粉作为外源基因媒介的植物遗传转化
施华中
植物学报. 1998, 15(03): 6-10.
摘要
(
1525
)
PDF
(333KB) (
52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以花粉作为外源DNA的媒介,获得转基因植株是有潜力的遗传转化体系。它可避免离体培养过程中的遗传变异和转基因植株的嵌合现象。本文介绍以花粉为外源基因的载体,利用植物有性生殖过程和小孢子胚胎发生两条途径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脱落酸应答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其与逆境胁迫的关系
向旭 傅家瑞
植物学报. 1998, 15(03): 11-16.
摘要
(
1253
)
PDF
(373KB) (
586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对生长调节物质脱落酸应答基因的类型、结构和功能特征、表达调控的分子机理,以及近年来的热点问题:ABA在逆境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ABA应答基因与逆境胁迫的关系等作了较全面的综述。
高山植物的抗寒抗冻特性
卢存福 简令成 匡廷云
植物学报. 1998, 15(03): 17-22.
摘要
(
1713
)
PDF
(446KB) (
74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综述了高山植物光合作用对冰冻低温胁迫的反应和适应特性,阐述了高山植物呼吸作用的低温适应特点;对高山植物抗冻机制作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高芥酸油料植物海甘蓝的引种和利用
王幼平 罗鹏 高宏波
植物学报. 1998, 15(03): 23-28.
摘要
(
1412
)
PDF
(310KB) (
61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对高芥酸油料植物海甘蓝的栽培特性、农业生物学特性、种子成分以及栽培措施进行综合报道,并对其产物的利用和芥酸的工业用途进行了讨论。
中国珍稀特有植物永瓣藤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谢国文 谭策铭
植物学报. 1998, 15(03): 29-33.
摘要
(
1121
)
PDF
(308KB) (
48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研究了我国珍稀特有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的自然环境、地理分布、群落学特点、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特征、生长发育及其开花结实特性,为其种质保存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研究报告
中国鹅掌楸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化学研究
尹增芳 樊汝汶
植物学报. 1998, 15(03): 34-37.
摘要
(
127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糖、脂类和蛋白质的消长变化与花粉发育过程中营养供应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雄蕊特别是花药壁内的多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逐渐消耗殆尽。初期的小孢子母细胞内脂滴的含量丰富,无淀粉粒,也无颗粒状的蛋白质。进行减数分裂的小孢子母细胞内、中层及绒毡层细胞积累了大量的蛋白质与脂类;减数分裂完成后,绒毡层和四分体小孢子开始逐渐积累淀粉与脂类,但蛋白质的含量较少,至小孢子时期,小孢子壁及绒毡层细胞的径切向壁和内切向壁沉积了大量的脂类物质,而且小孢子核周围分布大量淀粉粒,未观察到蛋白质颗粒。
不同叶位大豆叶片细胞壁弹性调节与抗旱性关系
李岩 李德全 潘海春 王伟 邹琦
植物学报. 1998, 15(03): 38-42.
摘要
(
1175
)
PDF
(265KB) (
552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干旱条件下,不同叶位的大豆叶片的弹性调节表现出明显差异:初生叶和顶端幼叶(顶叶)不存在弹性调节,而第一、第三、第五复叶均存在弹性调节,弹性调节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第五复叶>第三复叶>第一复叶;各叶位叶片的水势值(ψw)干旱时均下降,但降低值无明显差异;各叶片的相对含水量(RWC)干旱时的变化为:初生叶和顶叶的下降值较大,三种复叶的下降值较小,其顺序为:第一复叶>第三复叶>第五复叶。细胞壁弹性调节的存在增强了植物的抗旱性,弹性调节能力的大小与抗旱能力的大小成正比。
NaCl胁迫对螺旋藻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刘志礼 李鹏云
植物学报. 1998, 15(03): 43-47.
摘要
(
1488
)
PDF
(269KB) (
76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0.1%~5.0%NaCl浓度范围的培养基中培养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发现NaCl浓度高于2.0%时螺旋藻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培养7天后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SOD酶活性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盐胁迫下活性升高,高盐胁迫下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降低,过氧化物酶则完全失活;MDA含量先随盐胁迫程度增加而降低,后随盐胁迫的进一步增强恢复至对照水平。
ASA提高小麦抗旱性生理效应的研究
汪晓峰 张宪政
植物学报. 1998, 15(03): 48-50.
摘要
(
1283
)
PDF
(137KB) (
66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研究了外源ASA对小麦的抗旱生理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ASA可缓解小麦水分下降趋势,提高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抑制O2-的增加,同时提高保护酶的活性,ASA处理还可降低水分胁迫下外渗电导率,对膜起保护作用。
NaHSO3 对水稻幼苗根系生长及生理活性影响的研究
周青 杨静 邵爱华 王雅玲
植物学报. 1998, 15(03): 51-53.
摘要
(
1110
)
PDF
(159KB) (
470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于水稻幼苗期喷施100 mg/L NaHSO3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呼吸强度,此与NaHS03增加稻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向根运输有关。
盐胁迫对柱胞鱼腥藻细胞结构和固氮作用的影响
黄开耀 郭厚良 易平
植物学报. 1998, 15(03): 54-56.
摘要
(
1234
)
PDF
(2581KB) (
1064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在含KCl的条件下培养,柱胞鱼腥藻细胞膨大,球形化,色素质靠向细胞一侧,另一侧变成无色透明区。电镜检查,无色透明区形成液泡。此种结构改变是可逆的,CaCl2可抵消KCl的这种作用。在含KCl的无氮培养基中培养,柱胞鱼腥藻生长迟缓,细胞黄化,乙炔还原法测定固氮活性下降95%。
中国丛藓科六种植物孢子形态的研究
杜桂森 张玉龙 汪楣芝
植物学报. 1998, 15(03): 57-60.
摘要
(
1289
)
PDF
(4446KB) (
695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丛藓科(Pottiaceae)六种孢子的形态特征。在近极薄壁区的有无及形状、外壁纹饰的细微结构及分布等方面有区别。显示了同科不同属(Genus)、种(Species)间的遗传分化。但六种孢子的形态、大小、外壁厚度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孢粉学角度证实丛藓科可能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从孢粉形态和萌发孔类型上分析,六种丛藓孢子比泥炭藓(Sphagnum)进化。从孢粉萌发孔演化方面看,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比较,苔藓的近极萌发孔是处于原始位置。
水杨酸(SA)对果实成熟的影响
阎田 沈全光 刘存德
植物学报. 1998, 15(03): 61-64.
摘要
(
1585
)
PDF
(231KB) (
628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水杨酸是一种天然抑制剂,对植物有多种多样的作用,新近研究报道,它是乙烯生物合成的一种新的抑制剂。本文用水杨酸处理番茄、苹果、梨等果实,储藏在室温下,不时检查SA对果实贮存保鲜的影响。其结果表明SA处理的果实,PG活性比对照低,而硬度大,抗病力强。番茄,苹果和梨的无病好果率比对照果提高10%以上。上述结果证明,用SA处理绿熟番茄及梨和苹果,能有效保存果实新鲜,增强抗病力和延长货架的寿命。
苎麻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初报
陈德富 陈喜文
植物学报. 1998, 15(03): 65-68.
摘要
(
1216
)
PDF
(3191KB) (
619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将苎麻“浏阳大叶绿”的子叶培养在附加0.55mg/L CPA、 0.05 mg/L BR 的CXW培养基上,可获得淡黄色或浅灰绿色的颗粒状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至附加0.1 mg/L CPA、 0.05 mg/L NAA 、1.5 mg/L ZT的CXW培养基上继代;颗粒状结构非常明显。继续培养在添加2 mg/L Met, 3 g/L YE 的上述继代培养基上,可分化出一些相互独立的胚状体,继而发育成为胚状体幼苗。
技术与方法
TD-PAGE中若干技术的改进
刘家尧 骆爱玲 梁峥
植物学报. 1998, 15(03): 69-72.
摘要
(
1109
)
PDF
(2473KB) (
661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介绍了TD-PAGE 实验操作中一些技术的改进,为得到较好的电泳效果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
高校植物学教学研讨
生殖叶学说与心皮学说
熊子仙
植物学报. 1998, 15(03): 73-76.
摘要
(
1445
)
PDF
(196KB) (
703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
本文介绍了Melvill提出的生殖叶学说中的有关生殖叶的概念,雌蕊和雄蕊的起源及同种演化方式。并结合心皮学说进行了讨论。
动态与信息
中国植物科学信息化与Internet
孙启高 宋书银 王宇飞 娄治平
植物学报. 1998, 15(03): 77-79.
摘要
(
1107
)
PDF
(257KB) (
577
)
知识图谱
收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