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图/表 详细信息
植物sirtuin蛋白家族研究进展
苏鲁方, 王萍, 李顺, 蔡燕, 郭丹丹, 刘琴, 刘小云
植物学报    2023, 58 (6): 998-1007.   DOI: 10.11983/CBB22255
摘要   (498 HTML22 PDF(pc) (1038KB)(935)  

植物sirtuin蛋白家族是一类依赖β-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β-NAD+)、分别催化非组蛋白和组蛋白赖氨酸上Nε-乙酰基和Nε-酰基(乙酰基、巴豆酰基、丁酰基和2-羟基异丁酰基)去除的酶, 具有调控非组蛋白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功能。已证明sirtuin蛋白家族成员在水稻(Oryza sativa)、大豆(Glycine max)和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等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盐、冷、热和病原菌等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的表观调控作用。该文对植物sirtuins的酶活性、催化底物、细胞定位和功能进行综述, 为理解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及丰富新功能研究提供参考。



View image in article
图2 植物sirtuins的功能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构成核内核小体核心八聚体的组蛋白分别为H2A、H2B、H3和H4, 这些组蛋白上的赖氨酸Nε-酰基化/去酰基化修饰是表观遗传调控的现象之一, 通过基因表达调节重要的细胞过程(Dutta et al., 2016; Zhao et al., 2018)。核小体由组蛋白和DNA构成, 因此, 组蛋白上的赖氨酸Nε -酰基化/去酰基化促使修饰的赖氨酸侧链电荷发生变化, 并与同带负电荷的双螺旋DNA (生理pH)相互作用, 使DNA的可及性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基因转录。具体而言, 组蛋白赖氨酸的Nε-酰基将带正电荷的侧链转变为中性, 削弱其与缠绕在核心组蛋白八聚体上DNA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转录因子有机会接近DNA, 从而激活某些基因的表达; 相反, 组蛋白赖氨酸的Nε-酰基去除使基因表达沉默(Dutta et al., 2016; Zhao et al., 2018)。同样, 对于非组蛋白, 酰基化(如乙酰基)使赖氨酸残基上的正电荷得到中和, 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和蛋白酶的催化活性(Narita et al., 2019)。哺乳动物中非组蛋白去乙酰化影响自身的稳定性、酶活性、亚细胞定位以及与其它蛋白质的相互作用(Narita et al., 2019)。研究表明, 植物sirtuins去乙酰基化机制影响基因转录、酶的活性和蛋白质的稳定性(图2)。例如, 拟南芥和水稻中一些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组蛋白在sirtuins的作用下发生乙酰基去除, 导致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下降(Liu et al., 2017; Zhang et al., 2017); 水稻中, OsSRT1对OsGAPDH赖氨酸位点上乙酰基的去除导致OsGAPDH的酶活性增强(Zhang et al., 2017); 拟南芥AtMBP-1在AtSRT1的催化作用下, 其乙酰化修饰水平下降, 稳定性增强(Liu et al., 2017)。
本文的其它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