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饲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植物学报
2023, 58 (2):
241-247.
DOI: 10.11983/CBB22173
饲草种质资源是国家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 事关草种业振兴全局, 是现代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修复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全球饲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特征以及保存状况, 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饲草种质资源。
表1
世界草遗传资源主要保存机构及主要特点
正文中引用本图/表的段落
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自1958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化的设施保存库后, 世界多个国家相继建立了本国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FAO)报告, 目前全世界有1 750个种质库, 保存各类种质资源共计740多万份, 其中种子约占90%, 低温库保存580万份以上。南澳大利亚研究与发展研究所(The South Austral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 SARDI)的澳大利亚牧草基因库(Australian Pastures Genebank, APG)整合了澳大利亚三叶草和苜蓿等8个不同牧草基因库, 保存了来自178个国家的2 619种84 800份不同温带和热带牧草遗传资源, 是目前世界上保存饲草种质资源数量最多的专业牧草基因库(
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饲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1997年建成的“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牧草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是全国牧草保种体系的中心库(陈志宏等, 2018); 2021年3月, 该中心库经过整合, 形成1个中心库、2个备份库、1个离体库和11个资源圃的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体系, 11个技术协作组的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协作体系; 到2021年底, 统一编目和入库保存草种质资源6.20万余份(对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7953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本文的其它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