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作者指南
过刊浏览
出版伦理
刊物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植物学报》简介
检索系统收录
综合评价指标
获奖情况
审稿流程
历史沿革
历年审稿专家
《植物学报》征稿简则
数据政策
投稿指南
论文模板
论文写作基本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长英文摘要撰写模板
论文出版与版权转让协议
编委会
青年编委
图/表 说明
高级检索
期刊
DOI
请选择
Biolog Div
Grassland Research
Integr Cons
J Integr Plant Biol
J Plant Ecol
J Syst Evol
Plant Diversity
Pratacultural Science
Guihaia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J Nanjing Forest Univ Nat Sci Ed
Journal of Tropical Biology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otany
Life World
Biodiv Sci
J Biores Bioprod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Chinese Wildlife
Chin J Appl Envir Biol
Plant Sci J
Chin J Plant Ecol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Bulletin of Botanical Research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起始年
结束年
请选择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
请选择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1978
1977
1976
1975
1974
1973
1972
1971
1970
1969
1968
1967
1966
1965
1964
1963
1962
1961
1960
1959
1958
1957
1956
1955
1954
1953
1952
1951
卷
期
作者
作者单位
期刊
出版年
不同取样尺度的环境距离、空间距离和林分结构距离对beta多样性、物种周转组分和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的解释率(未显示的部分为负值)。A‒C、D‒F、G‒I分别表示不同取样尺度的beta多样性、物种周转组分和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的方差分解结果。
环境距离和空间距离对beta多样性、物种周转组分和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的解释率(结果 < 0的部分未显示)
不同取样尺度下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和物种周转组分在beta多样性中占比
不同取样尺度的beta多样性及其两个组分的三元图。黑色小点表示一个样方对, 由物种组成相似性(1-B
total
)、物种周转组分(Repl)、物种丰富度差异组分(AbDiff) 3个值决定, 其和等于1; 红色圆点表示所有黑色小点的质心, 较大的黑点表示3个组分的均值。A, B, C分别为20 m × 20 m、50 m × 50 m、100 m × 100 m的取样尺度。
云南纳板河热带季节雨林20 ha动态样地示意图(A)和地形图(B)。A图中000_000、400_000、000_500、400_500分别表示样方4个顶点的坐标。B图中曲线表示等高线, X和Y分别表示样方投影距离。
结构方程模型中预测变量对森林地上生物量的直接、间接和总标准化影响效应
生物和非生物因子与地上生物量的结构方程模型。模型考虑了海拔(Elevation)、Pielou均匀度指数(Pielou evenness index)、功能离散度(FDis)、比叶面积群落加权平均值(CWM.SLA)、胸径Shannon指数(DBH Shannon index)和林分密度(Stand density)对地上生物量(AGB)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箭头方向表示因果关系, 实线和虚线表示作用强弱, 蓝色表示正相关, 红色表示负相关。线上的数值表示具有相应统计意义的标准化路径系数。模型评价采用比较拟合指数(CFI)、标准化残差均方和平方根(SRMR)。*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北京东灵山次生林预测变量对地上生物量的相对影响。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筛选预测因子纳入模型, 5个维度的预测因子包括: 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结构多样性、林分密度、地形。Pielou均匀度指数(Species.evenness)代表物种多样性; 功能离散度(FDis)、比叶面积群落加权平均值(CWM.SLA)代表功能多样性; 胸径Shannon指数(DBH.Shannon.index)代表结构多样性; 林分密度(Stand.density)代表样地林分分布情况; 海拔(Elevation)代表地形。R
2
是调整后R
2
。* P < 0.05; **P < 0.01; *** P < 0.001。
北京东灵山次生林Pielou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FDis)、比叶面积群落加权平均值(CWM.SLA)、胸径Shannon指数、林分密度(Stand.density)、海拔(Elevation)与地上生物量的双变量线性回归关系。实线代表线性回归模型下得到的拟合直线, 灰色区域代表模型95%置信区间。R
2
表示调整后的拟合系数, P值表示整个模型的显著度。
北京东灵山次生林样地内预测变量信息统计表
凋落物总量与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图中实线表示作用路径显著, 虚线表示作用路径不显著。箭头宽度表示该关系的强度。箭头旁边的值是具有相应统计意义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近似均方根误差(CFI)和比较拟合指数(RMSEA)为模型拟合优度指数。R
2
表示由组合自变量解释的因变量的总变化。* P < 0.05, *** P < 0.001。
凋落物各组分产量与主导因子的回归分析
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对凋落物各组分产量的相对重要性。ns表示不显著, *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凋落物各组分产量与生物和地形因子的Pearson相关性。Richness: 物种丰富度; Shannon: 物种多样性; Pielou: 物种均匀度; DER: 落叶常绿物种重要值比; Basal area: 胸高断面积; Elevation: 海拔; Slope: 坡度; Convexity: 凹凸度; Soilthick: 土层厚度; Rockcov: 岩石出露率; Total: 凋落物总量; Leaf: 叶凋落量; Twig: 枝凋落量; Debris: 杂物凋落量。* P < 0.05, ** P < 0.01, *** P < 0.001。
2018-2022年凋落物各组分和总凋落物量月际变化
2018-2022年凋落物各组分产量年际变化(平均值 ± 标准误)。不同字母表示相同组分在不同年份间的差异显著。
2018-2022年凋落物各组分年均产量(平均值 ± 标准误)
群落下层物种多度(A)、物种丰富度(B)、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C)、Pielou均匀度指数(D)、相对生长速率(E)、补员率(F)和死亡率(G)与群落上层功能性状在台风前、后的多元空间自回归模型中的回归结果。Year2020: 2020年(台风后)。性状缩写含义见
表1
。
群落下层结构及功能与群落上层功能性状的多元空间自回归系数
林冠中层的物种多度、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相对生长速率、死亡率及补员率与林冠上层功能性状的相关性(Lee’s L统计量)
跳至
页
第1页
共1583页
共31648条记录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