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广艳1、2, 杨永平2、3、4. 天门冬科沿阶草族植物的系统学研究进展[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65-375. |
[2] |
杨珍珍1、2, 陈文红1, 税玉民1. 中国和越南秋海棠属种子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4): 376-388. |
[3] |
龙春玲1、2, 孔亭1、2, 李玮剑1、2, 杨光耀1、2, 张文根1、2. 井冈寒竹复合体 (竹亚科) 的表型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6): 704-712. |
[4] |
杨汉奇, 李德铢. 中国竹亚科空竹属的整理[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46-550. |
[5] |
谢宁, 孙茂盛, 杨汉奇. 云南三种竹子果实形态特征[J]. Plant Diversity, 2015, 37(05): 569-571. |
[6] |
于丽霞, 李斌, 黄海泉, 鄢波. 竹亚科lea3基因的进化分析[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07-714. |
[7] |
刘栋, 王欣宇, 李建文, 钱子刚, 王立松. 中国横断山的地衣研究 (6)[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6): 781-787. |
[8] |
曾翼, 夏念和, 林汝顺. 中国云南巨竹属一新种[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5): 581-583. |
[9] |
曹丽敏, 王志新, 曹明, 刘健晖, 林琼, 夏念和. 中国无患子科植物的叶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4): 419-432. |
[10] |
董洪进, 彭华. 基于形态和分子证据的大花忍冬复合群的种间关系[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2): 133-141. |
[11] |
郗厚诚, 孙瑶, 薛春迎. 基于ITS和matK序列的獐牙菜亚族 (龙胆科龙胆族)分子系统学[J]. Plant Diversity, 2014, 36(02): 145-156. |
[12] |
张玉霄1、2, 许宇星4, 马朋飞1、2, 张丽娜1、2、3, 李德铢1、2. 竹亚科叶绿体DNA条形码筛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6): 743-750. |
[13] |
李德铢1、2, 杨红梅1、2、3, 张玉霄1、2. 《中国植物志》(英文版)竹亚科青篱竹属和新小竹属的修订[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5): 605-612. |
[14] |
孔航辉1, 高乞2, 罗艳3, 杨亲二1. 国产乌头属(毛茛科)的种子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41-252. |
[15] |
周卓1、2, 陈光富1、3, 张建文1, 牛洋1, 李志敏3, 孙航1. 蓝钟花属的种子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J]. Plant Diversity, 2013, 35(3): 265-272. |